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岩溶地区咬合桩施工方法及测量放线系统_广东煤炭地质二〇二勘探队_202410292603.7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煤炭地质二〇二勘探队

申请日:2024-03-14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公开(公告)号:CN118007643B

主分类号:E02D13/00

分类号:E02D13/00;E02D13/04;E02D13/06;E02D17/04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21#授权;2024.05.28#实质审查的生效;2024.05.10#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地区咬合桩施工方法及测量放线系统,涉及咬合桩技术领域,包括位于基准点处的固定机构以及至少两个位于咬合桩处的放线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与放线机构之间由放线绳连接,所述放线机构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素桩处,且放线机构能够根据放线绳确定与固定机构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进而确定咬合桩位置的坐标和方向,固定机构包括顶板和固定在顶板底面的多个支脚,多个所述支脚之间的顶部连接有用于固定顶板位置的升降锚杆组件,顶板的顶面中心处开有通孔。本发明使整个测量过程更加清晰明了,同时测线放线调节更加方便,在后续测量中仅需对放线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即可,提高了测量放线的效率。

主权项:1.一种岩溶地区咬合桩施工的测量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一种岩溶地区咬合桩施工方法,包括位于基准点处的固定机构(1)以及至少两个位于咬合桩处的放线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1)与放线机构(2)之间由放线绳连接,所述放线机构(2)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素桩处,且放线机构(2)能够根据放线绳确定与固定机构(1)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进而确定咬合桩位置的坐标和方向;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顶板(11)和固定在顶板(11)底面的多个支脚(12),多个所述支脚(12)之间的顶部连接有用于固定顶板(11)位置的升降锚杆组件(13),顶板(11)的顶面中心处开有通孔,并在通孔的下方设有连接放线机构(2)的导向锥组件(14),顶板(11)的顶面位于通孔的外侧设有第一导线组件(16),在第一导线组件(16)的外侧设有第二导线组件(17),在第二导线组件(17)的外侧设有环形挡板(15),第一导线组件(16)与第二导线组件(17)的放线绳一端穿过通孔连接在导向锥组件(14)上、另一端穿过环形挡板(15)与放线机构(2)连接,所述环形挡板(15)上滑动连接有套在放线绳外侧的线引导卡接件(18);所述放线机构(2)包括底座(21)、设置在底座(21)上方的底筒(22),所述底筒(22)的上方设有升降台(23),底筒(22)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升降台(23)的螺杆升降组件(24),所述升降台(23)的一侧设有驱动螺杆升降组件(24)的调节组件(25),所述升降台(23)的顶端安装有放线铁(26),所述放线铁(26)的侧面设有引导放线铁(26)上放线绳穿过并测量至环形挡板(15)之间距离的导线测距组件(27),所述导线测距组件(27)背向放线铁(26)一侧的放线绳上套有调节放线绳水平度的水平仪(28);所述导向锥组件(14)包括连接在多个支脚(12)之间的三角架(141)、固定在三角架(141)中部的导向杆(142)以及套在导向杆(142)外侧的第一定位锥(143)和第二定位锥(144),所述导向杆(142)同轴设置在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一定位锥(143)直径大于第二定位锥(144),且所述第一定位锥(143)与第二定位锥(144)顶面均连接有放线绳;所述顶板(11)的通孔内插接固定有导线筒(1101),所述导线筒(1101)的中部呈柱形、两端呈喇叭状,所述第一导线组件(16)包括第一支撑环(161)和安装在第一支撑环(161)上的第一导线轮(162),所述第二导线组件(17)包括第二支撑环(171)和安装在第二支撑环(171)上的第二导线轮(172),所述第一定位锥(143)与第二定位锥(144)上的放线绳均穿过导线筒(1101)并分别绕在第一导线轮(162)和第二导线轮(172)上,所述第一支撑环(161)与第二支撑环(171)均转动连接在顶板(11)表面,且第二支撑环(171)套在导线筒(1101)外侧,所述第一支撑环(161)套在第二支撑环(171)外侧;其中,岩溶地区咬合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S2,测量放线;S3,旋挖施工至设计桩底;S4,抽取泥浆、渣土回填;S5,导墙施工;S6,搓管机成孔;S7,钢筋笼制作安装荤桩;S8,移机。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广东煤炭地质二〇二勘探队 一种岩溶地区咬合桩施工方法及测量放线系统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