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利用MQTT协议远程唤醒同一局域网主机的方法和系统_广州口可口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_202310225631.2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口可口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3-03-09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公开(公告)号:CN116260869B

主分类号:H04L67/565

分类号:H04L67/565;H04L67/125;H04Q9/00;G06F9/4401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21#授权;2023.06.30#实质审查的生效;2023.06.13#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物联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MQTT协议远程唤醒同一局域网主机的方法和系统。一种利用MQTT协议远程唤醒同一局域网主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实时接收由MQTT服务器发送的主控机的远程唤醒信号;将远程唤醒信号转换为MagicPacket格式的唤醒数据包;向局域网中的所有被控机发送唤醒数据包以唤醒所有所述被控机。本申请具有使位于同一局域网中各被控机被跨网络的主控机远程唤醒的功能效果。

主权项:1.一种利用MQTT协议远程唤醒同一局域网主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1、主控模块4、接口模块6和串口下载模块5,所述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4耦接,所述主控模块4的第一信号端A与所述串口下载模块5的第一信号端A耦接,所述主控模块4的第二信号端B用于外接计算机,所述串口下载模块5的第二信号端B与所述接口模块6的第一信号端耦接,所述接口模块6用于外接计算机;其中,具体的,所述主控模块4为ESP32WIFI芯片,ESP32WIFI芯片包括38个引脚,ESP32WIFI芯片的1引脚接地,ESP32WIFI芯片的2引脚为所述主控模块4的电源输入端,用于接入3.3V电源,ESP32WIFI芯片的30引脚、31引脚、34引脚和35引脚均与所述串口下载模块5耦接,为所述主控模块4的第一信号端A;所述串口下载模块5包括用于将UART设备转换为USB接口的串口下载芯片单元51、自动下载单元53和串口稳压单元52,所述串口下载芯片单元51的第一信号端A为所述串口下载模块5的第一信号端A,所述串口下载芯片单元51的第二信号端B与所述自动下载单元53的第一信号端A耦接,所述自动下载单元53的第二信号端B为所述串口下载芯片单元51的第二信号端,所述串口下载芯片单元51的第三信号端与所述串口稳压单元52的信号端耦接,串口下载芯片单元包括用于将现有的UART设备转换为USB接口的芯片U2;自动下载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4、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串口指示灯单元包括电阻R5、电阻R6、发光二极管LED3和发光二极管LED4,串口稳压单元52包括晶体稳压器X2;所述U2型号为CH340G芯片,CH340G芯片包括16个引脚,芯片U2的13引脚与电阻R4的一端耦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耦接,芯片U2的14引脚与电阻R1的一端耦接,且芯片U2的14引脚还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耦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芯片U2的13引脚耦接,芯片U2的1引脚接地,芯片U2的2引脚与电阻R6的一端耦接,电阻R6的另一端用于接通电源,芯片U2与电阻R6之间耦接发光二极管LED4,芯片U2的3引脚与电阻R5的一端耦接,电阻R5的另一端用于接通电源,电阻R5与芯片U2的3引脚之间耦接发光二极管LED3,芯片U2的7引脚耦接晶体振荡器X2的3引脚,芯片U2的8引脚耦接晶体振荡器X2的1引脚,晶体振荡器X2的2引脚接地,芯片U2的5引脚和6引脚为所述串口下载模块5的第二信号端B,芯片U2的5引脚和6引脚与所述串口下载模块5的第一信号端A耦接;所述一种利用MQTT协议远程唤醒同一局域网主机的系统用于实现以下方法:局域网中的所有被控机通过MQTT协议订阅主控机;向局域网中的已订阅主控机的所述被控机自动发送WakeOnLanforASP安装包;实时接收由MQTT服务器发送的主控机的远程唤醒信号;将远程唤醒信号转换为MagicPacket格式的唤醒数据包;向局域网中的所有被控机发送唤醒数据包以唤醒所有所述被控机,具体的,所述远程唤醒信号包括网络唤醒数据包,所述网络唤醒数据包包括识别字符和识别码字符;当所述被控机接收唤醒数据包时,实时识别唤醒数据包中的识别字符;所述被控机识别到唤醒数据包的识别字符后,读取识别码字符;所述被控机判断识别码字符与被控机的唯一识别码是否匹配;若是,则所述被控机启动。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广州口可口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MQTT协议远程唤醒同一局域网主机的方法和系统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