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易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软不锈钢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熔炼,连铸连轧,酸洗,冷轧,切割,弯曲,焊接,拉拔和热处理;本发明具有抗拉强度及硬度较低,几乎不产生应变诱导马氏体,容易变形,裂纹萌生率低,弯折时不易发生断裂的特点。
主权项:1.一种超软不锈钢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熔炼:将用于制成超软不锈钢管的各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称重,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真空自耗重熔”熔炼;步骤2,连铸连轧:将熔炼得到的钢水注入连铸机中制成扁钢坯,并在均热炉中进行多道热轧,得到钢板;步骤3,酸洗:将钢板放入酸洗液中酸洗;步骤4,冷轧:对酸洗后的钢板进行冷轧,得到钢板材;步骤5,切割:利用分割机将钢板材01分割成钢卷02;步骤6,弯曲:将每条钢卷穿过多级成型辊,使所述钢卷成型为配管;步骤7,焊接:利用激光焊接机对配管的对接缝进行焊接,得到圆管;步骤8,拉拔:利用拉拔器对圆管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对圆管施加压力进行拉拔,使圆管直径减小,管壁厚度变薄;步骤9,热处理:将若干条圆管放入氢气+氩气的保护气氛炉中进行退火,第一级退火温度为960℃-1000℃,保温8min-12min;第二级退火温度为1080℃-1120℃,保温3min-5min,然后,对各条圆管进行水冷处理;所述超软不锈钢管由碳C,氮N,硅Si,锰Mn,铬Cr,镍Ni,钼Mo,铜Cu、钛Ti,铌Nb,钒V和铁Fe组成;超软不锈钢管中的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C:0.005%-0.02%,N:0.05%-0.2%,Si:0.01%-0.1%,Mn:1%-7%,Cr:16%-20%,Ni:8%-14%,Mo:0.5%-3.0%,Cu:1%-6%,Ti:0.005%-0.015%,Nb:0.01%-0.25%,V:0.03%-0.3%,余量为铁;Nieq=Ni+12.93C+1.11Mn+0.72Cr-0.27Si+0.53Cu+7.55N-0.24Ti+0.19Nb+0.9V+0.88Mo;其中,Nieq为超软不锈钢管中的Ni当量;超软不锈钢管中的堆垛层错成形性指数SFI≥30;SFI=2.2Ni+6Cu-1.1Cr-13Si-1.2Mn+32;所述保护气氛炉包括加热室71,位于加热室右侧的冷却室72;加热室顶部设有送料口,送料口上设有送料口密封盖711,冷却室顶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出料口密封盖721;加热室上设有温度压力传感器712和若干个加热元件713;还包括氢气瓶715、氩气瓶716和与加热室连通的加压泵714,氢气瓶通过第一连通管与加压泵连接,氩气瓶通过第二连通管与加压泵连接,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717和第二电磁阀718;还包括与加热室连通的真空泵701和废气仓702,真空泵通过第三连通管与废气仓连接,第三连通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703;还包括与冷却室连接的进水泵722和位于冷却室下方的水槽723,水槽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冷却室连接,进水泵位于进水管上,进水管上还设有第四电磁阀724,出水管上设有第五电磁阀725;控制器分别与温度压力传感器、各个加热元件、加压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真空泵、第三电磁阀、进水泵、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电连接;步骤9具体为如下步骤:打开送料口,将若干条圆管放入加热室中,盖上送料口密封盖;控制器控制第三电磁阀打开,启动真空泵,对加热室抽真空,将加热室中的气体抽入废气仓中,观察温度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数据,当加热室的气压达到1×10-3MPa后,控制真空泵停止工作,关闭第三电磁阀;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打开,控制加压泵工作,将氩气充入加热室中,当加热室的气压达到0.1MPa后,控制第二电磁阀关闭,加压泵停止工作;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控制加压泵工作,将氢气充入加热室中,当加热室的气压达到0.3MPa后,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加压泵停止工作;控制各个加热元件对加热室内进行加热,第一级退火温度为960℃-1000℃,保温8min-12min;第二级退火温度为1080℃-1120℃,保温3min-5min;控制各个加热元件停止工作;工作人员打开送料口密封盖和出料口密封盖,利用工具将各条圆管从加热室取出,将各条圆管放入冷却室中,关闭送料口密封盖和出料口密封盖;通过控制器控制第四电磁阀打开,进水泵开始工作,将水槽中的冷却水抽入冷却室中,关闭第四电磁阀和进水泵;圆管在冷却室中水冷两分钟后,控制第五电磁阀打开,冷却室里的冷却水自动流回水槽,打开出料口密封盖,工作人员将冷却室中的各条圆管取出。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浙江易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超软不锈钢管的制备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