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薄型泵浦结构_深圳兴奇宏科技有限公司_201811504937.7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兴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12-10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公开(公告)号:CN109441836B

主分类号:F04D13/06

分类号:F04D13/06;F04D29/20;F04D29/66;H05K7/2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4#授权;2019.04.16#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3.08#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型泵浦结构,包括一泵壳体、一转子组、一定子组、一导流板及一封闭件,该泵壳体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形成一泵浦腔室,并于该泵浦腔室中央处凸设一轴心,该第二侧相反该泵浦腔室处则凹设形成一凹室,该转子组具有一枢孔,该转子组对应容设于该泵浦腔室内并令该枢孔与所述轴心相枢设,该转子组具有一叶轮及一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设置于该叶轮下侧面,该定子组对应容设于该凹室内并与所述磁性元件呈水平相对设置以相互感应激磁,该导流板对应罩盖该泵浦腔室,该封闭件对应盖设该泵壳体。

主权项:1.一种薄型泵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泵壳体,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形成一泵浦腔室,该泵浦腔室凸设一轴心,该第二侧相反该泵浦腔室处凹设形成一凹室;一转子组,具有一枢孔,该转子组对应容设于该泵浦腔室内并令该枢孔与该轴心相枢设,该转子组具有一叶轮及一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设置于该叶轮下侧面;该枢孔的内周侧与该轴心的外周侧间形成一第一间隙,该转子组的外周侧与所述泵浦腔室的内周侧间形成一第二间隙,该枢孔的内周侧与该轴心的外周侧间没有轴承;一定子组,对应容设于所述凹室内,该定子组对应与所述磁性元件呈水平相对设置以相互感应激磁,令该转子组运转时在所述第一、二间隙之间磁浮,从而在该泵浦腔室内形成悬空;一导流板,对应罩盖所述泵浦腔室,该导流板具有一开孔,该开孔与所述枢孔相对应连通,所述导流板的一底面对应罩盖所述泵浦腔室;及一封闭件,对应盖设所述泵壳体。

全文数据:薄型泵浦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型泵浦结构,尤指一种可大幅减少整体体积并提高使用寿命的薄型泵浦结构。背景技术随着电子设备计算效能日渐增强,其内部所设置的电子元件于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通常需于电子元件上设置散热器或散热鳍片以增加散热面积进而提升散热效能,但由于散热器与散热鳍片所达到的散热效果有限,故现行现有技术便有采用水冷装置作为增强散热效能的解决方式。而现有水冷装置是将吸收到发热元件处理器或图形处理器的热量与水冷装置内部的一冷却液体热交换,然后通过水冷装置内部的一泵浦来循环冷却液体,该水冷装置通过复数管体连接一散热器,令冷却液体可于散热器与水冷装置两者间进行热交换循环散热,以对发热元件快速散热。如图1所示,现有水冷装置内部的泵浦结构1包括一泵壳体10、一转子组11、一定子组图未示、一导流板12及一封闭件13,该泵壳体10的一侧形成一泵浦腔室101,于该泵浦腔室101内设置一轴心座102,所述转子组11系枢设于该轴心座102上,所述定子组容设于该泵壳体10相对该泵浦腔室101的另一侧,该导流板12对应罩盖所述泵浦腔室101,该封闭件13则对应盖设该泵壳体10,当现有泵浦结构1开始运作时,所述转子组11的轴心会不断地与泵壳体10摩擦而造成机械损耗问题,如此一来会减少泵浦结构1的使用寿命,再且,于轴心与泵壳体10摩擦的同时易产生噪音问题,除此之外,该泵壳体10也会因为该轴心座102与该转子组11所需装设的空间而导致轴向空间需求较大,此会造成现有泵浦结构1整体体积厚度较厚。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发明内容如此,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幅减少整体体积的薄型泵浦结构。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薄型化的薄型泵浦结构。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薄型泵浦结构。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幅降低损耗率进以提高使用寿命的薄型泵浦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型泵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泵壳体,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形成一泵浦腔室,该泵浦腔室凸设一轴心,该第二侧相反该泵浦腔室处凹设形成一凹室;一转子组,具有一枢孔,该转子组对应容设于该泵浦腔室内并令该枢孔与该轴心相枢设,该转子组具有一叶轮及一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设置于该叶轮下侧面;一定子组,对应容设于所述凹室内,该定子组对应与所述磁性元件呈水平相对设置以相互感应激磁;一导流板,对应罩盖所述泵浦腔室;及一封闭件,对应盖设所述泵壳体。所述的薄型泵浦结构,其中:所述凹室对应所述泵浦腔室凸设形成一套设部,该套设部的外周侧轴向间隔凸设复数凸条,该复数凸条之间形成一容置部,该定子组由复数硅钢片所组成并在中央处形成一通孔,该通孔对应套设于该套设部上。所述的薄型泵浦结构,其中:所述定子组具有复数极柱,每一极柱缠绕有复数线圈。所述的薄型泵浦结构,其中:所述每一极柱的末端还延伸形成一感磁部,该感磁部对应卡设于所述容置部内并与所述磁性元件呈水平相对设置以相互感应激磁。所述的薄型泵浦结构,其中:所述导流板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该顶面形成至少一凸体抵顶所述封闭件,该底面对应罩盖所述泵浦腔室。所述的薄型泵浦结构,其中:所述导流板还具有一贯穿所述顶面及底面的开孔,该开孔与所述枢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的薄型泵浦结构,其中:所述泵壳体还具有一分隔部,该分隔部将该泵浦腔室分隔为一第一腔室及一第二腔室,一入水口及一出水口分别设于该泵壳体的外周侧,该入水口与该第二腔室相连通,该出水口与该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的薄型泵浦结构,其中:所述泵壳体还具有一对应盖设该定子组的定子盖,该定子盖具有一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开口,并且该定子盖对应套设于该套设部上。通过本发明此结构的设计,当所述薄型泵浦结构开始进行运作时,凭借所述极柱末端形成的感磁部与所述转子组的磁性元件彼此相互感应产生激磁,而于激磁的同时,所述枢孔与轴心间会形成一第一间隙,以及转子组外周侧与泵浦腔室间形成一第二间隙,使该转子组形成磁浮状态,驱动所述转子组于所述泵浦腔室内不断地旋转以达成该转子组的运作模式,再且,由于该转子组系磁浮于该泵浦腔室内形成悬空的工作状态,故可防止所述转子组与所述泵壳体相互摩擦,进以降低机械损耗率,大幅提升使用寿命,此外,还可省去现有泵浦结构内轴承及固定装置等零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还可免除现有轴承与轴心摩擦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泵浦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发明薄型泵浦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薄型泵浦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发明薄型泵浦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本发明薄型泵浦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泵浦结构1;泵壳体10;泵浦腔室101;轴心座102;转子组11;导流板12;封闭件13;薄型泵浦结构2;泵壳体20;第一侧201;泵浦腔室2011;第一腔室2011a;第二腔室2011b;轴心2013;第二侧202;凹室2021;套设部2022;凸条2023;容置部2024;分隔部203;入水口204;出水口205;转子组21;枢孔211;叶轮212;磁性元件213;第一间隙214;第二间隙215;定子组22;硅钢片221;极柱222;感磁部223;通孔224;导流板23;顶面231;凸体2311;底面232;开孔2321;封闭件24;线圈25;定子盖26;开口261。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请参阅图2、图3、图4、图5,是本发明薄型泵浦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剖视图,如图所示,一种薄型泵浦结构2,包括一泵壳体20、一转子组21、一定子组22、一导流板23及一封闭件24,该泵壳体20具有一第一侧201及一第二侧202,该第一侧201形成有一泵浦腔室2011,该泵浦腔室2011凸设一轴心2013,该第二侧202相反该泵浦腔室2011处凹设形成一凹室2021,并且所述凹室2021对应所述泵浦腔室2011处凸设形成一套设部2022,该套设部2022的外周侧轴向间隔凸设复数凸条2023,且每一凸条2023与凸条2023之间形成一容置部2024;另外,该泵壳体20更具有一分隔部203将该泵浦腔室2011分隔为一第一腔室2011a及一第二腔室2011b,一入水口204及一出水口205分设于该泵壳体20的外周侧,该入水口204与该第二腔室2011b相连通,该出水口205与该第一腔室2011a相连通;所述转子组21具有一枢孔211,该转子组21对应容设于该泵浦腔室2011内并该枢孔211与该轴心2013相互枢设,该转子组21包含一叶轮212及一磁性元件213,该磁性元件213设置在该叶轮212的下侧面,该枢孔211与该轴心2013的外周侧间形成一第一间隙214,该转子组21的外周侧与所述泵浦腔室2011的内周侧间形成一第二间隙215,所述第一、二间隙214、215与该泵浦腔室2011相连通;所述定子组22由复数硅钢片221所组成,并于其中央处形成有一通孔224,该定子组22对应容设于该凹室2021内并该通孔224对应套设于该套设部2022上,另外,该定子组22具有复数极柱222,每一极柱222末端分别缠绕复数线圈25,且每一极柱222末端更延伸形成一感磁部223,该感磁部223对应卡设于所述容置部2024内并且与所述磁性元件213呈水平相对设置以令两者之间能相互感应激磁;另外,该泵壳体20更具有一定子盖26对应盖设前述的定子组22,该定子盖26具有一开口261与前述的通孔224相连通并且对应套设在该套设部2022上;所述导流板23具有一顶面231及一底面232,而该封闭件24则对应盖设所述泵壳体20,该导流板23的顶面231形成至少一凸体2311抵顶所述封闭件24,该底面232对应罩盖所述泵浦腔室2011,一开孔2321贯穿所述顶面231及底面232,该开孔2321与所述枢孔211相对应连通;通过本发明此结构的设计,当所述薄型泵浦结构2开始进行运作时,凭借所述极柱222末端形成的感磁部223与所述转子组21的磁性元件213彼此相互感应产生激磁,而于激磁的同时形成前述的第一间隙214及第二间隙215进而形成磁浮状态,驱动所述转子组21于该泵浦腔室2011内不断地旋转以达成该转子组21的运作模式,再且,由于该转子组21系磁浮于该泵浦腔室2011内形成悬空的工作状态,故可防止所述转子组21与所述泵壳体20相互摩擦的问题,进以降低机械损耗率,大幅提升薄型泵浦结构2的使用寿命,此外,还可省去现有泵浦结构内轴承及固定装置等零件,大幅减少整体体积使其具有薄型化效果,并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还可免除现有轴承与轴心摩擦产生的噪音问题。以上所述,本发明相较于现有具有下列优点:1.大幅减少整体体积;2.具有薄型化;3.大幅降低生产成本;4.大幅降低损耗率进以提高使用寿命;5.大幅减少噪音。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薄型泵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泵壳体,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形成一泵浦腔室,该泵浦腔室凸设一轴心,该第二侧相反该泵浦腔室处凹设形成一凹室;一转子组,具有一枢孔,该转子组对应容设于该泵浦腔室内并令该枢孔与该轴心相枢设,该转子组具有一叶轮及一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设置于该叶轮下侧面;一定子组,对应容设于所述凹室内,该定子组对应与所述磁性元件呈水平相对设置以相互感应激磁;一导流板,对应罩盖所述泵浦腔室;及一封闭件,对应盖设所述泵壳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泵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室对应所述泵浦腔室凸设形成一套设部,该套设部的外周侧轴向间隔凸设复数凸条,该复数凸条之间形成一容置部,该定子组由复数硅钢片所组成并在中央处形成一通孔,该通孔对应套设于该套设部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型泵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具有复数极柱,每一极柱缠绕有复数线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型泵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极柱的末端还延伸形成一感磁部,该感磁部对应卡设于所述容置部内并与所述磁性元件呈水平相对设置以相互感应激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泵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该顶面形成至少一凸体抵顶所述封闭件,该底面对应罩盖所述泵浦腔室。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型泵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还具有一贯穿所述顶面及底面的开孔,该开孔与所述枢孔相对应连通。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泵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体还具有一分隔部,该分隔部将该泵浦腔室分隔为一第一腔室及一第二腔室,一入水口及一出水口分别设于该泵壳体的外周侧,该入水口与该第二腔室相连通,该出水口与该第一腔室相连通。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型泵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体还具有一对应盖设该定子组的定子盖,该定子盖具有一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开口,并且该定子盖对应套设于该套设部上。

百度查询: 深圳兴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薄型泵浦结构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