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汽车座椅座位骨架卧式双管双侧管端一次成型设备_沈阳金杯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_201911247420.9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金杯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12-09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公开(公告)号:CN110918818B

主分类号:B21D53/88

分类号:B21D53/88;B21D19/08;B21D39/04;B21D41/02;B21D43/0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8#授权;2021.11.19#著录事项变更;2020.04.21#实质审查的生效;2020.03.27#公开

摘要:本发明属于汽车座椅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座椅座位骨架卧式双管双侧管端一次成型设备,克服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不能实现同时对汽车座椅座位骨架的后管和前管左右两侧管端一次成型的问题,特征是在安装板的上面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可同时对后管左右两侧管端进行冲压扩口胀接的冲压扩口胀接机构和同时对前管左右两侧管端进行旋压铆接的旋压翻铆机构,在后管压紧机构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预定位机构,有益效果是可同时对汽车座椅座位骨架前管和后管左右两侧4处管端一次性成型,实现了产品全自动成型加工,并同时满足了汽车座椅座位骨架前管和后管拔脱力及旋转扭矩的相关试验要求,且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提高了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主权项:1.一种汽车座椅座位骨架卧式双管双侧管端一次成型设备,包括底座(1),在底座(1)的面板(1-6)上安装有安装板(2)和电控箱(16),在安装板(2)的上面后半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对汽车座椅座位骨架的前管左右两侧管端进行旋压翻边铆接的旋压翻铆机构,所述旋压翻铆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板(2)上面的旋铆气缸安装座(12)和旋铆头座支撑套(13),在旋铆气缸安装座(12)上面安装有旋铆气缸(11),所述旋铆气缸(11)与电机(10)连接,在旋铆头座支撑套(13)中安装旋铆头座(14),所述旋铆头座(14)与旋铆气缸(11)的活塞杆连接,在旋铆头座(14)的端面安装有旋铆头(1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板(2)的上面前半部分左右两侧还分别对称安装有对汽车座椅座位骨架的后管左右两侧管端进行冲压扩口胀接的冲压扩口胀接机构,所述冲压扩口胀接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板(2)上面的液压油缸安装座(3)和直线导轨(5),在液压油缸安装座(3)上安装有液压油缸(4),在前后2个所述直线导轨(5)的滑块上面上安装有扩口成形压头安装座(6),在扩口成形压头安装座(6)上安装有通过第二连接板(17)与液压油缸(4)的活塞杆连接的扩口成形压头(7),在所述安装板(2)的上面左右对称的冲压扩口胀接机构之间安装有后管压紧机构(8-1),在所述安装板(2)的上面左右对称的旋压翻铆机构之间安装有前管压紧机构(8-2),所述前管压紧机构(8-2)与所述后管压紧机构(8-1)的结构相同,在所述安装板(2)的上面后管压紧机构(8-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小气缸支撑架(18),在左右2个小气缸支撑架(18)上安装有对汽车座椅骨架的左壁板和右壁板进行预定位的壁板预定位机构(9),所述后管压紧机构(8-1)和前管压紧机构(8-2)分别有一个固定在安装板(2)上的下夹模安装座(81)、直线行程气缸(82)和2个摆臂支撑座(83),在直线行程气缸(82)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板(89),在第一连接板(89)上通过第一连接轴(88)铰接有摆臂(84),所述摆臂(84)还同时通过第二连接轴(87)与摆臂支撑座(83)铰接,在摆臂(84)上安装有长条的L形的上夹模安装座(90),在长条的L形的上夹模安装座(90)上安装有左右2个上夹模(85),在下夹模安装座(81)上安装有左右2个下夹模(86),所述上夹模(85)与下夹模(86)上分别加工出半圆凹槽,合模后形成圆管仿形空腔,所述壁板预定位机构(9)包括小气缸(9-1),在小气缸(9-1)的活塞杆(9-2)的端头安装有螺纹连接套(9-7),在螺纹连接套(9-7)的左端安装有固定螺母(9-4),所述固定螺母(9-4)与小气缸(9-1)的缸体右端面有一个安装间隙,所述壁板预定位机构(9)通过该安装间隙安装在所述小气缸支撑架(18)上面,并通过固定螺母(9-4)将其锁紧固定,在螺纹连接套(9-7)的右端安装有橡胶头(9-3),在小气缸(9-1)的上面还安装有第一磁性开关(9-5)和第二磁性开关(9-6)。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沈阳金杯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座位骨架卧式双管双侧管端一次成型设备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