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一种多通道换热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7-11-13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公开(公告)号:CN109780919B

主分类号:F28F9/02

分类号:F28F9/02;F28F1/1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25#授权;2019.06.14#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5.21#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换热器,可以缩短换热器的无翅片区域,提升换热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多个换热管,至少一个换热管设置有多个流通通道,换热管的两端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相连,以连通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换热管包括平直段和设置于平直段之间的折弯段;翅片,所述翅片分别设置在相邻换热管的平直段之间;其中,所述折弯段包括至少一条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分割缝,所述分割缝把所述折弯段分成至少两个换热分管。

主权项:1.一种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多个换热管,至少一个换热管设置有多个流通通道,换热管的两端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相连,以连通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换热管包括平直段和设置于平直段之间的折弯段;翅片,所述翅片分别设置在相邻换热管的平直段之间;其中,所述折弯段包括至少一条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分割缝,所述分割缝把所述折弯段分成至少两个换热分管。

全文数据:一种多通道换热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通道换热器。背景技术多通道换热器作为铜管翅片式换热器的替代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空调技术领域的关注,近年来发展迅速。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多通道换热器一种典型设置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多通道换热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多通道换热器包括进口集流管1’、出口集流管2’、扁管3’和翅片4’,在进口集流管1’和出口集流管2’之间设有多个扁管3’,相邻扁管3’之间设有用于散热的翅片4’,其中,扁管3’设有细小的孔,该孔构成冷媒流通通道,用于连通进口集流管1’和出口集流管2’。在实际使用中,为了满足不同空调结构尺寸的限制,需要沿扁管3’的长度方向对多通道换热器进行折弯。但是,如果直接对扁管3’进行折弯,会由于扁管3’内外侧的折弯半径差异过大而损伤扁管3’,甚至导致扁管3’断裂。为解决该技术问题,目前,首先沿扁管3’的宽度方向扭转扁管3’,再沿长度方向对扁管3’进行折弯,如图1所示。但是,上述折弯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首先,当扁管3’宽度较大时,这种折弯方式会导致折弯部分的扁管3’部分重叠在一起,一般多通道换热器产品都要通过浸泡的方式进行涂层处理,而重叠在一起的扁管3’部分就涂不到涂层,影响换热器的整体性能;其次,在折弯区域经过扭转的扁管3’,沿扁管3’宽度方向的折弯半径是不一样的,处于宽度方向一端的折弯半径会比较小,另外一端的折弯半径相对较大,扁管3’宽度越大,这种两端的折弯半径差异就会越大,折弯半径小的一端仍然会有损伤或者断裂泄漏的风险,使得多通道换热器的整体可靠性降低;最后,这种通过扭转的方式折弯时,在折弯之后会有一段扁管3’是无翅片4’的,无翅片部分会直接降低扁管3’的换热性能,扁管3’宽度越大,需要进行扭转的长度也越长,扁管3’无翅片区域的长度也相应越长,换热性能的降低幅度也越大。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多通道换热器,以缩短无翅片区域的长度,提升产品性能。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通道换热器,可以缩短换热器的无翅片区域,提升换热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多个换热管,至少一个换热管设置多个流通通道,换热管的两端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相连,以连通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换热管包括平直段和设置于平直段之间的折弯段;翅片,所述翅片分别设置在相邻换热管的平直段之间;其中,所述折弯段包括至少一条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分割缝,所述分割缝把所述折弯段分成至少两个换热分管。本发明的多通道换热器,包括连接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的多个换热管,换热管包括平直段和处于平直段之间的折弯段,并且,仅在相邻换热管的平直段之间设置翅片,折弯段不设置翅片;而翅片是主要换热部件,对于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折弯段的长度又与其宽度有关,其宽度越大,多通道换热器进行折弯时所需的折弯长度也就越大,相应地,折弯段的长度也会越大,整个换热器的无翅片区域也会越大,从而影响换热性能。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多通道换热器,在折弯段设置至少一条分割缝,该分割缝在折弯段的长度方向延伸,进而将折弯段分成至少两个换热分管,并且,各换热分管在折弯段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分布,如此,将宽度较大的折弯段划分为至少两个宽度较窄的换热分管。当折弯段划分为至少两个宽度较窄的换热分管时,各换热分管相对于单个换热管而言,宽度大大缩小,将多通道换热器沿折弯段进行折弯时,所需的折弯半径小,而折弯半径就对应折弯段在未折弯前的长度,即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有效缩短折弯段的长度,进而减小了换热器的无翅片区域,提升了换热性能。此外,由于折弯段沿换热管宽度方向的折弯半径不一致,换热管宽度越大,换热管两侧的折弯半径的差值就越大,换热管就越容易造成损伤;因此,本发明将折弯段沿换热管的宽度方向进行划分,以形成宽度较窄的换热分管,如此,对于单个换热分管而言,其处于宽度方向两侧的折弯半径的差值相对于整个换热管而言将大大缩小,从而避免换热管因折弯而损伤,提高了换热管的使用可靠性。再者,由于换热管宽度的增大,折弯段的长度也相应地增长,否则折弯的工艺难度会加大,当换热管在折弯段的宽度减小时,也就相应地减小了折弯段的长度,即缩短了整个换热器无翅片的长度,提升了换热性能。可选地,各所述分割缝设置于换热管的指定的流通通道位置。可选地,各所述分割缝的宽度小于等于对应换热管的单个流通通道宽度。可选地,所述换热管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分割缝,各所述分割缝在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可选地,所述分割缝两侧的换热分管相对于换热管的平直段扭转预定的角度,在换热管的厚度方向上形成至少两个折弯分部。由于换热分管的宽度小于换热管,这些折弯分部的宽度将远远小于单个换热管的整体宽度,所述换热器通过扭转形成至少两个折弯分部,;如此,折弯后,相邻换热管之间的重叠面积会大大缩小,甚至可以避免相邻的换热管接触,有利于进行涂层工艺处理,避免因涂层不完整而影响使用可靠性。可选地,至少一所述换热分管的两侧的扭转方向相同,所述换热分管的横截面呈“~”形。可选地,至少一所述换热分管的两侧的扭转方向相反,所述换热分管的横截面呈“U”形。可选地,至少两个相邻所述换热分管扭转方向相反,所述换热分管的宽度方向相对于换热管的平直段的倾斜方向相反。可选地,所述换热分管的扭转方向相同,所述换热分管的宽度方向相对于换热管的平直段的倾斜方向一致。可选地,所述折弯段绕平行于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的长度方向的折弯轴进行折弯。可选地,各换热管的平直段之间的夹角处于0-180度之间。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多通道换热器一种典型设置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多通道换热器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多通道换热器的换热管在实施例1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a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采用图3所示换热管的多通道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多通道换热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多通道换热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多通道换热器的换热管在实施例2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9为采用图7所示换热管的多通道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所示多通道换热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所提供多通道换热器的换热管在实施例3中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13为采用图11所示换热管的多通道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所示多通道换热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3所示多通道换热器的左视图;图16为图13所示多通道换热器未折弯时的俯视图。图17为本发明所提供多通道换热器的换热管在实施例4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a为图17中C-C方向的剖视图;图1-图2中:进口集流管1’、出口集流管2’、扁管3’、翅片4’;图3-图17a中:换热管1、折弯段11、分割缝12、换热分管13、平直段14、翅片2、第一集流管3、第二集流管4。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换热器,可以缩短换热器的无翅片区域,提升换热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介绍,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准确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3、第二集流管4、多个换热管1以及翅片2,其中,第一集流管3和第二集流管4中,一个作为进口集流管,一个作为出口集流管;每个换热管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3和第二集流管4连接,以连通第一集流管3和第二集流管4;每个换热管1均包括平直段14和设置于平直段14之间的折弯段11,翅片2分别设置两相邻换热管1的平直段14之间,如图4-图6、图8-图11以及图13-图15所示。如图3-图15所示,对于单个换热管1而言,折弯段11包括至少一条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分割缝12,该分割缝12把折弯段11分成至少两个换热分管13。折弯段11为处于换热管1长度方向中间的一段区域,当沿换热管1的长度方向折弯换热管1时,该折弯段11发生折弯;为了便于对换热管1进行折弯,该折弯段11不设置翅片2,即折弯段11无翅片2,翅片2仅设置在换热管1的平直段14;至少一个分割缝12沿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折弯段11,处于每个分割缝12两侧的部分均能够形成一个换热分管13。如背景技术所述,换热管1通常设置为扁宽的结构形式,而多通道换热器使用时需要沿换热管1的长度方向折弯,折弯时是由换热管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进行的,即由换热管1的左侧或者右侧进行折弯这一折弯形式决定了折弯半径与换热管1的宽度相关,且在换热管1的宽度方向上,折弯半径是不一致的,换热管1的宽度越大,折弯半径就越大,相应地,折弯段11的长度也就越大。而折弯段11是不设置翅片2的,这就严重影响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因此,本发明在折弯段11设置分割缝12,将折弯段11分成至少两个宽度较小的换热分管13,对于单个换热分管13而言,宽度大大减小,相应地,所需的折弯半径也就缩小,整个折弯段的长度也就随之减小,最终缩短了换热器的无翅片区域,提升了换热性能。具体地,在换热管1的宽度方向上包括多个流通通道,每个流通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3和第二集流管4连通;对于折弯段11而言,各分割缝12可以设置于换热管1的指定的流通通道位置,如处于换热管1的宽度方向的中间的一个或者多个流通通道,并将分割缝所处位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流通通道进行封堵,在分割缝所处位置也可以不设流通通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选择指定的流通通道,以设置分割缝12。各分割缝1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对应换热管1的单个流通通道的宽度,即一个分割缝12占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一个流通通道的宽度,并将分割缝12所处位置对应的流通通道进行封堵,使得换热管1能够保有多个完整的流通通道,避免因分割缝12的设置而影响换热管1的正常使用。在该折弯段11,处于分割缝12两侧的换热分管13可以相对于换热管1的平直段14扭转预定的角度,进而在换热管1的厚度方向上形成至少两个折弯分部。该预定的角度通常小于等于90度,具体可以根据分割缝12的大小以及折弯需求进行设置。为便于说明,以下以实施例3中的多通道换热器为例,对多通道换热器的折弯进行说明。如图16所示,折弯段11可以绕折弯轴E进行折弯,该折弯轴E平行于第一集流管3或者第二集流管4的长度方向。即实现沿该折弯轴E对换热管1进行折弯,获得折弯后的多通道换热器,如图13所示。此时,各换热管1的平直段14之间的夹角可以处于0~180度之间。折弯后,单个换热管1的平直段14可以呈现一定的夹角,该角度处于0~180度之间,如图13所示。本文仅以实施例3中换热器的折弯为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和2的折弯均可以参照进行,下文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多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3、第二集流管4和插接在两者之间的至少两个换热管1,两相邻的换热管1之间设置有翅片2,换热管1与第一集流管3、第二集流管4和翅片2组装形成平板换热器,然后对该平板换热器进行折弯;该平板换热器折弯时,由换热管1宽度方向的一侧沿着折弯段11折弯,也就是说,平板换热器以折弯轴E为折线进行折弯,在这个过程中,换热管1发生了折弯。在上述基础上,本发明的换热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折弯段11的分割缝12,通过分割缝12在宽度方向对折弯段11进行划分,以形成宽度较小的换热分管13,并对换热分管13进行扭转而获得折弯分部,进而通过缩短换热管宽度来减小各折弯分部在内外两侧的折弯半径的差异,从而降低换热管1在折弯段11发生损伤的风险。并且,相关技术中,多通道换热器中换热管1的宽度一般大于相邻换热管1之间的间距,将换热管1扭转后再折弯会使得相邻的换热管1搭接在一起,出现大面积的重叠;然而,多通道换热器在加工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涂层或者其他处理,换热管1相互搭接的部分由于重叠在一起,就无法被涂层,这就使得换热管1的涂层不完整,从而大大降低多通道换热器的使用可靠性。将折弯段11沿宽度方向分为至少两个折弯分部后,各折弯分部弯折后的宽度大大减小,在折弯段11,相邻换热管1不会重叠在一起或者说重叠的面积会大大减小,有利于多通道换热器进行涂层等工艺处理,以提升多通道换热器的使用可靠性和耐久性。再者,多通道换热器进行折弯时,需要进行扭转的部分是没有翅片的,即折弯段11无翅片,并且,由于换热管1宽度的增大,折弯段11的长度也相应地增长,否则,折弯的工艺难度会加大,也就是说,换热管1越宽,无翅片的折弯段11的长度就越长;然而,换热管1无翅片的部分换热效率非常低,本发明将折弯段11划分为至少两个折弯分部,从而缩短了各折弯分部的宽度,以减小换热管1无翅片折弯段的长度,最终提升了多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扭转形式,该扭转形式包括扭转方向和扭转幅度等。关于扭转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由换热管1长度方向的一端进行观察,例如,对于单个换热分管13而言,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可以均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扭转,也可以其中一侧沿顺时针扭转,另一侧沿逆时针扭转,当换热分管13的两侧均朝向同一方向扭转时,即为换热分管13的两侧的扭转方向相同;当换热分管13的两侧中,一侧顺时针扭转,另一侧逆时针扭转,即为换热分管13的两侧的扭转方向相反。也就是说,扭转方向的相同或者相反必须选取一致的基准参照点,确定一个参照方向,即非折弯段换热管的宽度方向。本文中关于扭转方向即选取换热管1长度方向的一端为参照点或者是观察位,扭转的角度是指相对于平直段14的扭转角度。具体而言,如图11和图12所示,处于分割缝12两侧的部分可以由宽度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相对换热管1的平直段14向上或向下扭转。此处所述的上下方向是指换热管1的厚度方向。从换热管1长度方向的一端进行观察,换热分管13顺时针扭转时,对应于该换热分管13的左端向上扭转、右端向下扭转;换热分管13逆时针扭转时,对应于该换热分管13的左端向下扭转、右端向上扭转。关于扭转幅度,各折弯分部可以采用相同的扭转幅度,以保持扭转幅度的一致性。可以选择合适的参数表示扭转幅度,例如,可以通过扭转所形成曲面的曲度衡量扭住幅度,还可以建立以折弯段11的中点为中心的三维坐标系,通过各折弯部分上各点的坐标值衡量扭转幅度。此外,各折弯分部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就是说,分割缝12在宽度方向将折弯段11均分为至少两个换热分管13,换热管1在折弯段11相当于宽度较小的至少两个窄管;由于换热管1由宽度方向的一侧进行折弯,此时,处于折弯方向内外两侧的折弯半径就存在差异,并且,换热管1的宽度越大,内外两侧的折弯半径差值就越大,换热管1就越容易损伤,当换热管1在折弯段11被均分为至少两个窄管时,换热管1的宽度被成倍的缩小,从而大大降低了损伤风险;而且,采用均分的方式可以避免单个折弯分部的宽度过大而起不到有效地防损伤作用。另外,由于多通道换热器中换热管1的宽度一般大于换热管1之间的间距,当对折弯段11的换热管1在宽度方向进行均分后,可以避免单个换热分管13的宽度过大,从而防止某两个宽度较大的折弯分部相互毗邻而大面积的重叠在一起,避免因重叠而影响涂层,使得换热管1能够被完整的涂层,具有较高的使用可靠性。当换热管1设有至少两个分割缝12时,各分割缝12可以在换热管1的宽度方向等间距分布,以形成宽度相同的至少两个换热分管13。当换热管1设有一个分割缝12时,可以使得该分割缝12处于换热管1宽度方向的中间,以便将换热管1的折弯段11均分为两个部分,形成两个宽度相同的换热分管13。所谓各分割缝12在换热管1的宽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是指,以折弯分部未扭转前处于扁平状态的换热管1为参照,两个或者多个分割缝12在处于扁平状态的换热管1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同时,所形成的多个宽度相同的折弯分部中,折弯分部的宽度也是指的折弯分部未扭转前的宽度,即处于扁平状态时的宽度,也就是换热分管13的宽度,具体对应扭转后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之间的距离。本文仅以设置一个分割缝12为例进行说明,当设有至少两个分割缝12时,处于分割缝12两侧的折弯分部可以根据一个分割缝12的情况进行相应设置,本文不再一一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换热管1的折弯段11在宽度方向上等间距均分,也可以不等间距分割,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具体设置。实施例1如图3-图6所示,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换热管1设有一条贯穿折弯段11的分割缝12,处于该分割缝12两侧的换热分管13的扭转方式相似,该扭转方式包括扭转方向和扭转幅度,其中,扭转幅度可以大致相同,单个换热分管13的两侧的扭转方向相同,从而形成在换热管1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的两个折弯分部。可以从换热管1的左侧观察,此时,处于分割缝12两侧的换热分管13,其中一个换热分管13为例,该换热分管13的左侧和右侧均顺时针扭转,另一个换热分管13的左侧和右侧也顺时针扭转,此时,可以认为两个换热分管13的扭转方向相同。还可以控制换热分管13的扭转幅度,使得两侧的换热分管13保持大致一致的扭转幅度。本发明的多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3、第二集流管4以及换热管1,换热管1的内部设有多个通道,该通道为冷媒流通通道,用于连通第一集流管3和第二集流管4,相邻换热管1之间设有用于散热的翅片2;如上文所述,需要对换热管1进行折弯,折弯部分定义为折弯段11,该折弯段11通常处于换热管1长度方向的中间,以使得换热管1折弯后,处于折弯段11两端的部分具有大致相同的长度,即换热管1可以对于折弯段11进行对折。而如上文所述,在换热管1的折弯段11是不设置翅片2的。在换热管1的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切割冲压等相关工艺,使得换热管1在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形成一段在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空缝,将该中空缝作为分割缝12,该分割缝12沿长度方向贯穿折弯段11,以便将折弯段11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换热分管13;换热管1处于折弯段11外的非折弯部分并没有被分割,均仍然保持一体的结构形式,分割缝12对应位置不设冷媒流通通道或对应位置上的冷媒流通通道被封堵。如图3、图3a和图5所示,分割缝12沿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折弯段11,当然,分割缝12的前端向前延伸而伸出折弯段11,分割缝12的后端向后延伸而伸出折弯段11,即分割缝12的长度可大于无翅片折弯段长度。可以分别对处于分割缝12两侧的换热分管13进行扭转,扭转方向可以相同,均顺时针扭转或者逆时针扭转,如图3和图3a所示。扭转后,换热分管13在折弯段11的横截面大致为为“~”形,如图3a所示,当设置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分割缝12时,折弯段11的换热管包括多个扭转后的换热分管,多个横截面大致为“~”形的换热分管在横向上即换热管1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列,也就是说此时的换热管1的横截面呈多个“~”形在横向上间隔排列的结构。折弯如图5所示;并且,将连接在第一集流管3和第二集流管4之间的多个换热管1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扭转和折弯,形成多通道换热器,如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折弯分部在换热管1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即两个折弯分部在宽度方向上一前一后的排列,不存在交叠的部分,两者可以采用完全相同的结构形式,如图4所示;同时,以平行于E线的折弯轴线折弯换热管1,此时,各折弯分部均呈斗型结构,对于安装于第一集流管3和第二集流管4的换热管1而言,这两个折弯分部形成上下排列的两个斗型结构,如图4所示。实施例2如图7-图10所示,在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换热管1可以设有至少两个分割缝12,在未折弯时,各分割缝12在换热管1的宽度方向上可以等间距分布。此处所谓的等间距是以换热管1未折弯前的直管状态而言的。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分管13的两侧的扭转方向相反,换热分管13的左侧和右侧中,其中一侧沿顺时针扭转,另一侧沿逆时针扭转。扭转后,折弯段的换热分管13横截面大致呈“U”形或倒置的“U”形。如图8所示。可以理解,当设有三个以上分割缝12时,折弯段11的换热管包括多个扭转后的换热分管,多个横截面大致呈“U”形的换热分管在横向上即换热管1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列,也就是说此时的换热管1的横截面呈多个“U”形在横向上间隔排列的结构。当然也可以是U形呈正置和倒置在横向上交替排布的形式。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分管所对应的折弯分部也可以保持大致相同的扭转幅度,扭转的加工更容易,其他部分均可以参照实施例1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实施例3在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换热管1在折弯段11的扭转方式有所区别跟前两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对于单一换热分管而言,只是对该换热分管的一侧进行扭转,从而使折弯段的扁管横截面呈折线状,其他部分均可以参照实施例1进行设置。如图11-图15所示,具体也可以设置一条分割缝12,并将分割缝12两侧的换热分管13以远离所述分割缝12的部分朝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扭转,使得两换热分管在宽度方向上产生倾斜,从而使两折弯分部沿分割缝对折,扭转后的换热管1如图11所示。当换热管1设置一条分割缝时,从换热管1的左侧观察,分割缝两侧的换热分管13中,一个换热分管13以远离分割缝12的部分顺时针扭转,另一个换热分管13以远离分割缝12的部分逆时针扭转,两换热分管13的扭转幅度可以大致相同。此时,对于单个换热分管13而言,换热分管13的两侧的扭转方向可以相同,即处于左侧的换热分管13的左右两侧均可以沿顺时针扭转,处于右侧的换热分管13的左右两侧均可以沿逆时针扭转,在扭转的同时使换热分管13在宽度方向上产生倾斜,最终使得分割缝左右两侧的换热分管13大致能够沿分割缝对折,扭转后,换热管的两相邻换热分管的横截面呈“V”形,如图11和图1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当设有两条分割缝12时,扭转后,换热管的横截面大致呈“N”形或倒置的“N”形,当设有三条分割缝12时,扭转后,换热管的横截面就存在两个在横向上相邻设置的“V”形结构,此时,换热管1在折弯段11的横截面就大致呈“W”形,;当设有五条以上的分割缝12时,扭转后,换热管的横截面就存在多个在横向上依次排布的“V”形结构,即扭转后的换热管横截面大致成折线状波形,分割缝分别处于波峰或波谷位置。还可以理解的是,“V”形结构可以正置,也可以倒置,当存在多个“V”形结构时,以正置和倒置交替的形式在横向上交替排布。如图13-图15所示,当换热管1安装于多通道换热器后,由于两折弯分部大致能够相互对折,可以使得换热管1在折弯段11的宽度大致为原有宽度的一半左右,有效减小了换热管1在折弯段11的宽度。如图16所示,折弯段11可以绕折弯轴E进行折弯,该折弯轴E平行于第一集流管3或者第二集流管4的长度方向。即实现换热管1沿该折弯轴E对进行折弯,获得折弯后的多通道换热器,如图13所示。此时,各换热管1的平直段14之间的夹角可以处于0~180度之间。折弯后,单个换热管1的平直段14可以呈现一定的夹角,该角度处于0~180度之间,如图14所示。实施例4该实施例中各换热分管的扭转方向一致,扭转后各换热分管向同一方向倾斜。如图17-图17a所示,换热管1设有一条贯穿折弯段11的分割缝12,处于该分割缝12两侧的换热分管13的扭转方向相同,单个换热分管13的宽度方向相对于换热管的平直段倾斜预定角度,多个换热分管13宽度方向相对于换热管的平直段倾斜方向一致。多个换热分管13的扭转角度可以相同,相同时各扭转后的换热分管大致平行。当然多个换热分管13的扭转角度也可以不同。分割缝12两侧的换热分管13扭转方向相同,从而形成在换热管1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的两个折弯分部。第四实施例中对换热分管进行扭转后减小了折弯段换热管的宽度,与前面所述的实施例相比较加工更简单方便。该实施例的折弯可参照实施例3,在这里不再赘述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分割缝12的个数,当换热管1的宽度过大、且设置一个分割缝12无法满足需要时,就可以设置至少两个分割缝12,并根据换热管1的具体宽度以及多通道换热器的安装和使用需求选择适当的分割缝12,包括分割缝12的个数、分割缝12的间隙以及分割缝12的延伸长度等。还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换热分管13的宽度,例如,换热管1设有至少两个分割缝12,各分割缝12在换热管1的宽度方向可以不等间距分布,处于折弯方向内侧的换热分管13的宽度可以小于处于折弯方向外侧的换热分管13的宽度,以便于进行折弯。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多通道换热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多个换热管,至少一个换热管设置有多个流通通道,换热管的两端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相连,以连通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换热管包括平直段和设置于平直段之间的折弯段;翅片,所述翅片分别设置在相邻换热管的平直段之间;其中,所述折弯段包括至少一条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分割缝,所述分割缝把所述折弯段分成至少两个换热分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割缝设置于换热管的指定的流通通道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割缝的宽度小于等于对应换热管的单个流通通道宽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分割缝,各所述分割缝在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方向等间距分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缝两侧的换热分管相对于换热管的平直段扭转预定的角度,在换热管的厚度方向上形成至少两个折弯分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换热分管的两侧的扭转方向相同,所述换热分管的横截面呈“~”形。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换热分管的两侧的扭转方向相反,所述换热分管的横截面呈“U”形。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邻所述换热分管扭转方向相反,所述换热分管的宽度方向相对于换热管的平直段的倾斜方向相反。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分管的扭转方向相同,所述换热分管的宽度方向相对于换热管的平直段的倾斜方向相同。10.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绕平行于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的长度方向的折弯轴进行折弯。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换热管的平直段之间的夹角处于0-180度之间。

百度查询: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换热器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