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_昌正医疗(苏州)有限公司_201910065650.7 

申请/专利权人:昌正医疗(苏州)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公开(公告)号:CN109621044B

主分类号:A61M1/06

分类号:A61M1/06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07#授权;2021.10.01#著录事项变更;2020.02.21#专利申请权的转移;2019.05.10#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4.16#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包括吸奶器主机、集奶装置及储奶瓶,吸奶器主机内设置有真空负压装置及主控电路板,主控电路板连接有控制面板,吸奶器主机的下端部设置有U形腔体,集奶装置设置在U形腔体内,集奶装置一端与真空负压装置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储奶瓶密封连接,吸奶器主机的外侧面设置成第一曲面,储奶瓶的外侧面设置成第二曲面,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衔接形成与文胸贴合面匹配的弧形曲面。该吸奶器高度集成,结构紧凑,无任何管线约束。哺乳妈妈通过控制面板可控制和调节吸奶器的工作情况。同时整机外侧部设置成弧形曲面,可轻松自然的将吸奶器放入文胸中,满足哺乳妈妈在公共场合实现简单隐蔽且动作优雅得体的吸奶。

主权项:1.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奶器主机、集奶装置以及储奶瓶,所述吸奶器主机内设置有真空负压装置以及与真空负压装置连接的主控电路板,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有设置于吸奶器主机外表的控制面板,所述吸奶器主机的下端部设置有U形腔体,集奶装置设置在U形腔体内,所述集奶装置一端与真空负压装置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储奶瓶密封连接,所述吸奶器主机的外侧面设置成第一曲面,所述储奶瓶的外侧面设置成第二曲面,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衔接形成与文胸贴合面匹配的弧形曲面;所述集奶装置包括三通、气囊以及鸭嘴阀,所述三通包括气压端、吸奶端以及流奶端,气囊设置在气压端内且与真空负压装置密封连接,吸奶端呈喇叭状指向乳房,所述鸭嘴阀固定设置在流奶端且与储奶瓶密封连接;在U形腔体的内顶设置有气囊盖,气囊密封连接在气囊盖上,所述气囊盖上设置有变形导向面,变形导向面引导气囊在真空负压下偏离于乳房贴合形成扁平状;所述鸭嘴阀上设置有第一阀和第二阀,第一阀包括位于其两侧部的呈弧形状的第一变形壁,两个第一变形壁由上至下逐渐靠拢且在末端形成细长状的第一切口,所述第一阀连通流奶端和储奶瓶;第二阀包括位于其两侧部的呈弧形状的第二变形壁,两个第二变形壁由上至下逐渐靠拢且在末端形成细长状的第二切口,所述第二阀连通外界大气压和储奶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共同连接在密封垫上,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均指向储奶瓶的内腔,密封垫的周边与储奶瓶的端口密封贴合,密封垫的中部形成相互隔开的第一气压腔和第二气压腔,流奶端分别形成有插入至第一气压腔的第一连接部以及插入至第二气压腔的第二连接部,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气压腔的下端,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二气压腔的下端,第一气压腔与流奶端相通,第二气压腔与外界大气压相通。

全文数据: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母婴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背景技术电动吸奶器是供哺乳妈妈产后使用的仪器,是指用于挤吸出积聚在乳腺里的母乳的工具。通过内部真空负压泵改变内部气压变化,即循环去仿效婴儿吸允母乳的动作。就现有的免手扶电动吸奶器,要完成满足吸奶的负压输出、集奶、存储、免手扶以及良好的隐藏,其管、线连接较为繁琐,零部件的装配较多且使用比较复杂。由于吸奶是一件比较隐私的事情,不宜在公共场合进行。如何让哺乳妈妈在公共场合实现简单隐蔽的吸奶且动作优雅得体,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包括吸奶器主机、集奶装置以及储奶瓶,所述吸奶器主机内设置有真空负压装置以及与真空负压装置连接的主控电路板,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有设置于吸奶器主机外表的控制面板,所述吸奶器主机的下端部设置有U形腔体,集奶装置设置在U形腔体内,所述集奶装置一端与真空负压装置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储奶瓶密封连接,所述吸奶器主机的外侧面设置成第一曲面,所述储奶瓶的外侧面设置成第二曲面,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衔接形成与文胸贴合面匹配的弧形曲面。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吸奶器主机内还设置有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电信号的无线通讯模块。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吸奶器主机内还设置有锂电池和充电接口。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集奶装置包括三通、气囊以及鸭嘴阀,所述三通包括气压端、吸奶端以及流奶端,气囊设置在气压端内且与真空负压装置密封连接,吸奶端呈喇叭状指向乳房,所述鸭嘴阀固定设置在流奶端且与储奶瓶密封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气囊呈扁平U形状,气压端设置成与气囊相一致的扁平U形状。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气囊由液态硅胶材质制成。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U形腔体的内顶设置有气囊盖,气囊密封连接在气囊盖上,所述气囊盖上设置有变形导向面,变形导向面引导气囊在真空负压下偏离于乳房贴合形成扁平状。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鸭嘴阀上设置有第一阀和第二阀,第一阀包括位于其两侧部的呈弧形状的第一变形壁,两个第一变形壁由上至下逐渐靠拢且在末端形成细长状的第一切口,所述第一阀连通流奶端和储奶瓶;第二阀包括位于其两侧部的呈弧形状的第二变形壁,两个第二变形壁由上至下逐渐靠拢且在末端形成细长状的第二切口,所述第二阀连通外界大气压和储奶瓶。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鸭嘴阀由食品级材质的液态硅胶制成。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吸奶器主机的内侧面和储奶瓶的内侧面设置成平面状。有益效果:本发明中,吸奶器主机的外表设置有控制面板,方便哺乳妈妈控制和调节吸奶器的工作情况。同时,整机高度集成,结构紧凑,无任何管线约束。吸奶器主机外侧的第一曲面和储奶瓶外侧的第二曲面衔接形成与文胸贴合面匹配的弧形曲面,哺乳妈妈可轻松自然的将吸奶器放入哺乳文胸中,满足哺乳妈妈在公共场合实现简单隐蔽且动作优雅得体的吸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左侧视图;图4为吸奶器主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集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吸奶器的剖面示意图,该图中气囊处于自然状态;图7为吸奶器的剖面示意图,该图中气囊处于负压贴合状态;图8为吸奶器工作时鸭嘴阀中的第一阀门打开的状态示意图;图9为吸奶器工作时鸭嘴阀中的第一阀门关闭的状态示意图;图10为气囊的正视图;图11为图10中A-A剖面示意图;图12为鸭嘴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哺乳妈妈穿戴上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的侧视图;图14为哺乳妈妈穿戴上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该吸奶器由吸奶器主机1、集奶装置3以及储奶瓶2等零部件组成。吸奶器主机1内设置有真空负压装置以及与真空负压装置连接的主控电路板16,主控电路板16连接有设置于吸奶器主机1外表的控制面板11。图2中,控制面板11设置在吸奶器主机1的顶部,一方面可方便哺乳妈妈操作,另一方面也可避免穿戴在文胸内部时控制面板11受到挤压。该控制面板11上设置有吸奶器的开机关机按键、吸力大小加档操作按键、吸力大小减档操作按键以及催乳和吸奶模式的切换按键,同时还设置有吸力档位提示灯,吸奶器充电状态提示灯等。哺乳妈妈结合实际情况对控制面板11进行操作,发送指令给主控电路板16,主控电路板16控制调节真空负压装置的工作状态。当吸奶器主机1处于充电转态时,充电状态提示灯予以提示。同时,吸奶器主机1内还设置有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电信号的无线通讯模块18。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为手机,无线通讯模块18用于解析与手机的通讯协议,接收手机发出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发送至主控电路板16,无线通讯模块18采用蓝牙或WIFI通信模式。手机上的APP程序中显示有多个控制选项,该控制选项基本与控制面板11上的选项相一致,用以实现吸奶器工作状态的调节。同时该APP程序中还可以显示吸力档位状态以及吸奶器的剩余电量等信息。通过移动终端对吸奶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极大方便了哺乳妈妈在公共场所使用吸奶器,由于该吸奶器为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哺乳妈妈可事先穿戴好,当需要吸奶时,只需通过移动终端控制开启即可,方便快捷。如图4所示,该吸奶器主机1内还设置有充放电的锂电池15和充电接口17,使用适配器可对其进行便捷充电。位于吸奶器主机1内的真空负压装置包括真空泵13和泄气阀14,吸奶器主机1的下端部设置有U形腔体12,集奶装置3设置在U形腔体12内,集奶装置3一端与真空负压装置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储奶瓶2密封连接,储奶瓶2与吸奶器主机1的下端对接,吸奶器主机1的外侧面设置成第一曲面,储奶瓶2的外侧面设置成第二曲面,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衔接形成与文胸贴合面匹配的弧形曲面,吸奶器主机1的内侧面和储奶瓶2的内侧面设置成共面。通过在吸奶器主机1的外表设置控制面板11,方便哺乳妈妈控制和调节吸奶器的工作情况。同时,整机高度集成,真空负压装置和集奶装置3均集成安装于吸奶器主机1的内部,结构紧凑,无任何管线约束。并且,结合人体工程学,将吸奶器主机1的外侧面设置成与文胸贴合面匹配第一曲面,将储奶瓶2的外侧面设置成与文胸贴合面匹配第二曲面,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衔接形成与文胸贴合面匹配的弧形曲面,哺乳妈妈可轻松自然的将吸奶器放入哺乳文胸中;吸奶器主机1的内侧面以及储奶瓶2的内侧面设置成平面状以便与乳房一侧贴合。在布局合理的同时实现了整个吸奶器的体积最小化。该吸奶器整体外形精巧、圆滑,非常适合穿戴和隐藏,满足哺乳妈妈在公共场合实现简单隐蔽且动作优雅得体的吸奶。如图5所示为集奶装置3,该集奶装置3隐藏在吸奶器主机1内部,具体包括三通32、气囊31以及鸭嘴阀33,三通32包括气压端、吸奶端以及流奶端,整个三通32嵌入至吸奶器主机1下端部的U形腔体12内,气囊31设置在气压端内且与真空负压装置密封连接,吸奶端呈喇叭状且设置成经吸奶器主机1的内侧面指向乳房,吸奶端的抵接面与吸奶器主机1的内侧面平齐,保证吸奶器的内侧面完全平整,增加哺乳妈妈穿戴的舒适度。鸭嘴阀33固定设置在流奶端,流奶端密封连接有储奶瓶2,吸奶器吸出的奶液经鸭嘴阀33流入至储奶瓶2。该储奶瓶2通过瓶口的螺牙螺接于流奶端,方便拆卸清洗。同时,在U形腔体12的内顶设置有气囊盖,气囊盖上设有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第一气孔通过软管与真空泵13连通,第二气孔通过软管与泄气阀14连通,气囊31密封连接在气囊盖上,实现气囊31同时与真空泵13以及泄气阀14连通。集奶装置3集成在吸奶器主机1的下端部,一方面实现了整个吸奶器体积的缩小,以便哺乳妈妈穿戴;另一方面,通过集成安装有效避免了管线约束问题的发生。同时,通过该集奶装置3可将吸奶器主机1与储奶瓶2连接为一体,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功能效果,进而使得吸奶器的体积可以做到更薄更小。上述气囊31由食品级材质的液态硅胶材质制成,具有较优的弹性和耐疲劳性,其主要用于气压与母乳的隔离。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气囊31呈扁平U形状,气压端设置成与气囊31相一致的扁平U形状。气囊31的宽面正对吸奶端设置,两个宽面之间的厚度较小,有利于减小整个吸奶器薄度,方便哺乳妈妈将吸奶器穿戴与文胸内部。同时,气囊31的两个窄面之间的距离较大,有利于增加整个气囊31的体积,进而增大整个三通32内的气压差的变大幅度,以便提供充足的压力进行吸奶。气囊盖上设置有变形导向面,变形导向面与气囊31的两个窄面对应设置,变形导向面引导气囊31在真空负压下偏离于乳房贴合形成扁平状。如图7所示,当气囊31受负压贴合呈扁平状时,气囊31整体偏离于乳房,进而增加了乳房与气囊31之间的间隙,方便乳液从三通32内顺畅的流入至流奶端。变形导向面具体可设置成与气囊31表面贴合的折面,折面的对折处呈竖向偏离于气囊31设置,进而实现整个气囊31的偏离导向。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吸奶器工作时气囊31的两种状态。图6中,气囊31处于自然状态,此时泄气阀14处于打开状态,气囊31与大气压相通,三通32内未形成负压,整个吸奶器处于“放”的状态,该状态主要是为了方便奶液顺利的流入至储奶瓶2中;图7中,气囊31处于负压贴合状态,此时泄气阀14处于关闭状态,气囊31仅与真空泵13连通且被完全抽真空,三通32内由于气囊31体积的缩小而形成负压,整个吸奶器处于“吸”的状态,实现乳房内乳液的吸出。鸭嘴阀33设置于流奶端,具有防逆流的作用。如图12所示,鸭嘴阀3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31和第二阀门332,第一阀门331包括位于其两侧部的呈弧形状的第一变形壁3311,两个第一变形壁3311由上至下逐渐靠拢且在末端形成细长状的第一切口3312,第一阀门331连通流奶端和储奶瓶2;第二阀门332包括位于其两侧部的呈弧形状的第二变形壁3321,两个第二变形壁3321由上至下逐渐靠拢且在末端形成细长状的第二切口3322,第二阀门332连通外界大气压和储奶瓶2。该鸭嘴阀33由食品级材质的液态硅胶制成,其有较优的密封性、抗撕裂强度、回弹性、抗变黄性、热稳定性、耐热老化性以及耐压缩变形的特点。第一变形壁3311和第二变形壁3321的壁厚为0.4~0.6mm,变形壁设计的面积大而薄,保证易回弹且受力易变形。通过第一变形壁3311和第二变形壁3321的变形可轻松实现第一切口3312和第二切口3322的打开和关闭状态的切换。其中,第二阀门332与外界大气压连通,第二变形壁3321并未受到负压的挤压,因此处于常开状态,进而使得储奶瓶2维持透气状态,奶液可以不断地经第一切口3312流入至储奶瓶2;而第一阀门331跟随真空负压与常压之间的切换而打开或关闭。当三通32解除负压时,第一切口3312打开,奶液立即流入至储奶瓶2。当储奶瓶2发生晃动时,奶液从外侧挤压第一变形壁3311和第二变形壁3321,进而使得第一切口3312和第二切口3322关闭,奶液无法从储奶瓶2中流出,有效了防止了奶液的外漏和逆流。作为优选,第一阀门331和第二阀门332共同连接在密封垫333上,第一切口3312和第二切口3322均指向储奶瓶2的内腔,密封垫333的周边与储奶瓶2的端口密封贴合。当储奶瓶2螺纹连接在流奶端时,储奶瓶2的端口紧抵在密封垫333的下侧面,同时,螺接的方式可提供压力使得密封垫333的上侧面与流奶端紧贴,有效保证了流奶端与储奶瓶2之间的密封连接。同时,密封垫333的中部形成相互隔开的第一气压腔和第二气压腔,流奶端分别形成有插入至第一气压腔的第一连接部以及插入至第二气压腔的第二连接部,第一阀门331设置在第一气压腔的下端,第二阀门332设置在第二气压腔的下端,第一气压腔与流奶端相通,第二气压腔与外界大气压相通。第一气压腔和第一连接部过盈配合连接,第二气压腔与第二连接部过盈配合连接,可避免因第一阀门331和第二阀门332上端部变形过大而导致的阀门失效。图8和图9分别示出了吸奶器工作时鸭嘴阀33中的第一阀门331的状态示意图。图8中,气囊31处于自然状态,三通32内为常压,第一切口3312自然处于打开状态,汇集在流奶端的奶液经第一阀门331流入至储奶瓶2;图9中,气囊31处于负压贴合状态,三通32内为负压,第一切口3312在负压的挤压下处于闭合状态,吸出来的奶液汇入至流奶端且停留在第一阀门331前端。图13和图14均为哺乳妈妈穿戴上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的效果示意图,该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的确能很好的隐藏于文胸内,大大方便了哺乳妈妈在公共场所随意的吸奶。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1.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奶器主机、集奶装置以及储奶瓶,所述吸奶器主机内设置有真空负压装置以及与真空负压装置连接的主控电路板,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有设置于吸奶器主机外表的控制面板,所述吸奶器主机的下端部设置有U形腔体,集奶装置设置在U形腔体内,所述集奶装置一端与真空负压装置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储奶瓶密封连接,所述吸奶器主机的外侧面设置成第一曲面,所述储奶瓶的外侧面设置成第二曲面,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衔接形成与文胸贴合面匹配的弧形曲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奶器主机内还设置有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电信号的无线通讯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奶器主机内还设置有锂电池和充电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奶装置包括三通、气囊以及鸭嘴阀,所述三通包括气压端、吸奶端以及流奶端,气囊设置在气压端内且与真空负压装置密封连接,吸奶端呈喇叭状指向乳房,所述鸭嘴阀固定设置在流奶端且与储奶瓶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呈扁平U形状,气压端设置成与气囊相一致的扁平U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由液态硅胶材质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其特征在于:在U形腔体的内顶设置有气囊盖,气囊密封连接在气囊盖上,所述气囊盖上设置有变形导向面,变形导向面引导气囊在真空负压下偏离于乳房贴合形成扁平状。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鸭嘴阀上设置有第一阀和第二阀,第一阀包括位于其两侧部的呈弧形状的第一变形壁,两个第一变形壁由上至下逐渐靠拢且在末端形成细长状的第一切口,所述第一阀连通流奶端和储奶瓶;第二阀包括位于其两侧部的呈弧形状的第二变形壁,两个第二变形壁由上至下逐渐靠拢且在末端形成细长状的第二切口,所述第二阀连通外界大气压和储奶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鸭嘴阀由食品级材质的液态硅胶制成。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奶器主机的内侧面和储奶瓶的内侧面设置成平面状。

百度查询: 昌正医疗(苏州)有限公司 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