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白色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_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_201810729634.9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7-05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公开(公告)号:CN109960118B

主分类号:G03G9/08

分类号:G03G9/08;G03G9/083;G03G9/087;G03G9/09;G03G15/08

优先权:["20171222 JP 2017-246592"]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4#授权;2021.06.04#著录事项变更;2020.12.08#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7.02#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白色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本发明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包含色调剂颗粒,其含有粘合剂树脂和白色颜料,所述粘合剂树脂至少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测定的30℃时的损耗正切tanδ为0.2以上且1.0以下。

主权项:1.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所述色调剂包含:色调剂颗粒,所述色调剂颗粒含有粘合剂树脂和白色颜料,所述粘合剂树脂至少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其中,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测定的30℃时的损耗正切tanδ为0.2以上且1.0以下,其中,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且25质量%以下,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所述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为2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Cr与所述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Am之比CrAm为0.15以上且0.90以下,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和所述非晶性聚酯树脂之间的SP值之差为0.8以上且1.1以下,并且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所述白色颜料的含量为15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

全文数据:白色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背景技术在用于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在记录介质上用白色色调剂形成白色图像作为基层并在基层上用有色色调剂形成有色图像的方法。例如,日本特许第452550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包含着色剂和粘合剂树脂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所述粘合剂树脂包括结晶性树脂和非晶性树脂。结晶性树脂在色调剂中的含量为5质量%至25质量%,着色剂在色调剂中的含量为15质量至40质量%。发明内容当在有色记录介质或透明记录介质等上形成图像有色图像时,首先形成白色基层白色图像,并在基层上形成有色图像。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来形成此种白色图像。另外,白色图像需要具有隐蔽性,即低透光性,以便增强白色图像上形成的有色图像的清晰度。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其包含色调剂颗粒,所述色调剂颗粒含有粘合剂树脂和白色颜料,所述粘合剂树脂至少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相比于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测定的30℃时的损耗正切tanδ小于0.2或超过1.0的情况,所述白色色调剂抑制所形成的白色图像的光透射。该目的可通过下述特征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所述色调剂包含色调剂颗粒,所述色调剂颗粒含有粘合剂树脂和白色颜料,所述粘合剂树脂至少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测定的30℃时的损耗正切tanδ为0.2以上且1.0以下。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中,所述损耗正切tanδ为0.3以上且0.9以下。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中,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测定的30℃时的储存模量G'为1.0×108Pa以上且5.0×108Pa以下。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中,所述储存模量G'为1.5×108Pa以上且4.5×108Pa以下。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中,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且25质量%以下,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所述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为2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中,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为7质量%以上且23质量%以下,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所述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为25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中,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Cr]与所述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Am]之比CrAm为0.15以上且0.90以下。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中,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和所述非晶性聚酯树脂之间的SP值之差为0.8以上且1.1以下。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中,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是单体基团的聚合物,所述单体基团含有作为聚合成分的选自具有2个以上且12个以下碳原子的多元羧酸中的至少一种和选自具有2个以上且10个以下碳原子的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中,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所述白色颜料的含量为15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中,所述白色颜料含有二氧化钛。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其包含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色调剂盒,其容纳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并且可从图像形成设备上拆卸。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第二或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其包含色调剂颗粒,所述色调剂颗粒含有粘合剂树脂和白色颜料,所述粘合剂树脂至少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相比于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测定的30℃时的损耗正切tanδ小于0.2或超过1.0的情况,所述白色色调剂抑制所形成的白色图像的光透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或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相比于储存模量G'小于1.0×108Pa或超过5.0×108Pa的情况,所述白色色调剂抑制所形成的白色图像的光透射。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或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相比于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在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小于5质量%或超过25质量%的情况或所述非晶性聚酯树脂在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小于20质量%或超过80质量%的情况,所述白色色调剂抑制所形成的白色图像的光透射。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相比于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Cr]与所述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Am]之比CrAm小于0.15或超过0.90的情况,所述白色色调剂抑制所形成的白色图像的光透射。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相比于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和所述非晶性聚酯树脂之间的SP值之差小于0.8或超过1.1的情况,所述白色色调剂抑制所形成的白色图像的光透射。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相比于结晶性聚酯树脂是含有仅为具有1个或13个以上碳原子的多元羧酸和仅为具有1个或11个以上碳原子的多元醇的单体基团的聚合物的情况,所述白色色调剂抑制所形成的白色图像的光透射。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相比于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测定的30℃时的损耗正切tanδ小于0.2或超过1.0的情况,所述白色色调剂抑制所形成的白色图像的光透射。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或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剂或色调剂盒,其与下述情况相比可抑制所形成的白色图像的光透射:应用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包含色调剂颗粒,所述色调剂颗粒含有粘合剂树脂和白色颜料,所述粘合剂树脂至少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测定的所述白色色调剂的30℃时的损耗正切tanδ小于0.2或超过1.0。附图说明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的示意性构造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理盒的实例的示意性构造图;图3是用于图示机动进给添加法powerfeedadditionmethod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下文中也简称为“白色色调剂”或“色调剂”含有粘合剂树脂和白色颜料,所述粘合剂树脂至少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测定的30℃时的损耗正切tanδ为0.2以上且1.0以下。具有上述构造的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色调剂可抑制所形成的白色图像的光透射。其原因推测如下。一般而言,出于在诸如彩纸或有色纸例如黑纸等有色记录介质上形成白色基层的目的,可用白色色调剂形成白色图像。另外,出于在诸如透明膜等透明记录介质上形成白色基层的目的,可使用白色色调剂。通常,在充当白色基层的白色图像上形成有色图像。另外,白色图像需要具有隐蔽性,即低透光性,以便增强在白色图像上形成的有色图像的清晰度。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色调剂的30℃时的损耗正切tanδ在上述范围内。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测定的30℃时的损耗正切tanδ是指储存模量与损耗模量之比,并且在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的色调剂颗粒中,损耗正切tanδ与结晶性聚酯树脂在非晶性聚酯树脂中的分散状态有关。结晶性聚酯树脂的较高分散状态趋于通过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塑化效应而增大损耗正切tanδ,而结晶性聚酯树脂的较低分散状态趋于降低损耗正切tanδ。上述范围内的损耗正切tanδ被认为表示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的色调剂颗粒具有高损耗正切tanδ,即高分散状态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结晶性聚酯树脂通常具有比非晶性聚酯树脂低的透光性。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白色色调剂具有高损耗正切tanδ,即分散在白色色调剂颗粒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具有高分散性,因此在形成的白色图像中结晶性聚酯树脂也以高分散状态存在。因此,可以认为白色图像的透光性降低,从而提高了隐蔽性和白度。另外,据认为当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分散性过度增加时,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域直径减小,反之透光性增加。因此,据认为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于白色色调剂的损耗正切tanδ在上述范围内,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分散状态不会变得过度,因此可以实现白色图像的低透光性,从而提高隐蔽性和白度。·损耗正切tanδ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色调剂中,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测定的30℃时的损耗正切tanδ为0.2以上且1.0以下。损耗正切tanδ优选为0.3以上且0.9以下,更优选为0.35以上且0.85以下。当白色色调剂的损耗正切tanδ在0.2以上且1.0以下的范围内时,可抑制所形成的白色图像的透光性。·储存模量G'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色调剂中,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测定的30℃时的储存模量G'优选为1.0×108Pa以上且5.0×108Pa以下。储存模量G'更优选为1.5×108Pa以上且4.5×108Pa以下,还更优选为1.8×108Pa以上且4.2×108Pa以下。当白色色调剂的储存模量G'在1.0×108Pa以上且5.0×108Pa以下的范围内时,认为结晶性聚酯树脂在非晶性聚酯树脂中的分散性提高,同时分散状态不会变得过度。结果,可以容易地抑制所形成的白色图像的透光性。在此,描述动态粘弹性测量。将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测定的损耗正切tanδ动态粘弹性的机械损耗正切定义为G"G',其中G"和G'分别是通过测量动态粘弹性的温度依赖性确定的损耗模量和储存模量。此处,G'是形变期间产生的应力和应变的关系中的弹性模量的弹性响应分量,并且存储形变功的能量。弹性模量的粘性响应分量是G"。由G"G'定义的tanδ成为形变功中能量损耗与能量储存之比的度量。动态粘弹性由流变仪测量。具体而言,将待测量的色调剂在室温例如,25℃下通过使用压模机成型为片剂以形成测量用样品。通过使用测量用样品,在以下条件下使用流变仪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确定tanδ。-测量条件-测量设备:流变仪ARES由TAInstrumentsInc.制造测量夹具:8-mm平行板间隙:调整至4mm频率:1Hz测量温度:升至110℃以上,然后在30℃保持60分钟,而后进行测量。应变:0.03至20%自动控制加热速率:1℃min在30℃温度下测量损耗正切tanδ和储存模量G'的原因在于非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之间的相分离保持在该温度,并且该温度适用于评价分散性。将白色色调剂的损耗正切tanδ控制在上述范围内的方法和将白色色调剂的储存模量G'控制在上述范围内的方法分别是,例如,在增强结晶性聚酯树脂在色调剂颗粒中的分散性的同时适当调节分散度的方法。随后描述该方法的具体实例。·域直径对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色调剂,有效的是控制色调剂颗粒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域直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域直径过大可降低结晶性聚酯树脂在非晶性聚酯树脂中的分散状态,因此不能容易抑制所形成的白色图像的光透射。另一方面,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域直径过小表明微分散变得过度,因此也不能容易抑制所形成的白色图像的光透射。控制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域直径的方法是,例如,在增强结晶性聚酯树脂在色调剂颗粒中的分散性的同时适当调节分散度的方法。随后描述具体方法。下面描述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的细节。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包含色调剂颗粒和必要时的添加剂。色调剂颗粒色调剂颗粒含有例如粘合剂树脂和白色着色剂,以及必要时的防粘剂和其它添加剂。-粘合剂树脂-至少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作为粘合剂树脂。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与全部粘合剂树脂的总比例优选为4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45质量%以上,并且优选地尽可能接近100质量%。可与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组合使用的其他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包括由以下单体的均聚物以及所述单体中的两种以上组合的共聚物制成的乙烯基树脂,该单体例如:苯乙烯类如苯乙烯、对氯代苯乙烯和α-甲基苯乙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基、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烯属不饱和腈类如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等;乙烯基醚类如乙烯基甲基醚和乙烯基异丁基醚等;乙烯基酮类如乙烯基甲基酮、乙烯基乙基酮和乙烯基异丙烯基酮等;和烯烃类如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等。其他粘合剂树脂的其它实例包括非乙烯基树脂,例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纤维素树脂、聚醚树脂和改性松香树脂等;非乙烯基树脂与乙烯基树脂的混合物;和使乙烯基单体在这些树脂的任一种的共存下聚合而获得的接枝聚合物等。这些其他粘合剂树脂可单独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树脂的“结晶性”表示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中具有清晰的吸热峰,而不是吸热量的阶段性变化,具体而言,表示在10℃min的加热速率下测定的吸热峰的半峰宽在10℃以内。另一方面,树脂的“非晶性”表示半值宽度超过10℃,显示出吸热量的阶段性变化,或者未观察到清晰的吸热峰。·非晶性聚酯树脂例如,非晶性聚酯树脂是多元羧酸和多元醇的缩聚物。所用的非晶性聚酯树脂可以是商品或合成产品。多元羧酸的实例包括脂肪族二羧酸例如草酸、丙二酸、马来酸、富马酸、柠康酸、衣康酸、戊烯二酸、琥珀酸、烯基琥珀酸、己二酸和癸二酸等;脂环族二羧酸例如,环己烷二羧酸等;芳香族二羧酸例如,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和萘二羧酸等;它们的酸酐或低级例如,1个以上且5个以下碳原子烷基酯。其中,例如,优选芳香族二羧酸作为多元羧酸。二元羧酸可以与具有交联结构或支化结构的三元以上羧酸组合使用作为多元羧酸。三元以上羧酸的实例包括偏苯三酸、苯均四酸、它们的酸酐或低级例如,1个以上且5个以下碳原子烷基酯等。多元羧酸可单独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多元醇的实例包括脂肪族二醇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和新戊二醇等;脂环族二醇例如,环己二醇、环己烷二甲醇和氢化双酚A等;和芳香族二醇例如,双酚A的氧化乙烯加合物和双酚A的氧化丙烯加合物等等。其中,多元醇优选为芳香族二醇和脂环族二醇,更优选为芳香族二醇。二醇可以与具有交联结构或支化结构的三元以上多元醇的组合使用作为多元醇。三元以上多元醇的实例包括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多元醇可以单独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非晶性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50℃以上且8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上且65℃以下。可从由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获得的DSC曲线确定玻璃化转变温度。更具体而言,可以从JISK7121-1987“塑料转变温度的测试方法”中“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中描述的“外推法玻璃化转变起始温度”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非晶性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5,000以上且1,000,000以下,更优选为7,000以上且500,000以下。非晶性聚酯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2,000以上且100,000以下。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1.5以上且100以下,更优选为2以上且60以下。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量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使用作为测量设备的GPCHLC-8120GPC由TosohCorporation制造、作为柱的TSKgelSuperHM-M15cm由TosohCorporation制造和作为溶剂的THF进行GPC分子量测量。使用通过单分散聚苯乙烯标准样品形成的分子量校准曲线由测量结果计算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可通过已知制备方法制备非晶性聚酯树脂。具体而言,例如,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非晶性聚酯树脂,其中在180℃以上且230℃以下的聚合温度下必要时在减压反应系统中进行反应,同时除去缩合中产生的水和醇。当作为原料的单体在反应温度下不溶或不相容时,可通过添加具有高沸点的溶剂作为增溶剂来使单体溶解。在此情况中,在蒸馏除去增溶剂的同时进行缩聚反应。当共聚反应中存在低相容性单体时,可以预先使该低相容性单体与待与该单体缩聚的酸或醇进行缩合,随后与主成分缩聚。·结晶性聚酯树脂例如,结晶性聚酯树脂是多元羧酸和多元醇的缩聚物。所用的结晶性聚酯树脂可以是商品或合成产品。为了容易地形成晶体结构,结晶性聚酯树脂优选为使用具有直链脂族基团的聚合性单体而不是具有芳族基团的聚合性单体的缩聚物。多元羧酸的实例包括脂肪族二羧酸例如草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1,9-壬烷二羧酸、1,10-癸烷二羧酸和1,12-十二烷二羧酸等,芳香族二羧酸例如二元酸如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和萘-2,6-二羧酸等,以及它们的酸酐或低级例如,1个以上且5个以下碳原子烷基酯。二羧酸可以与具有交联结构或支化结构的三元以上羧酸组合使用作为多元羧酸。三元羧酸的实例包括芳香族羧酸例如1,2,3-苯三羧酸、1,2,4-苯三羧酸和1,2,4-萘三羧酸等,以及它们的酸酐或低级例如,1个以上且5个以下碳原子烷基酯。这些二羧酸中的任一种均可与具有磺酸基的二羧酸或具有烯属双键的二羧酸组合使用作为多元羧酸。多元羧酸可单独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多元醇的实例包括脂肪族二醇例如各自具有含7个以上且20个以下碳原子的主链部分的直链脂肪族二醇。脂肪族二醇的实例包括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和1,10-癸二醇等。其中,脂肪族二醇优选为1,8-辛二醇、1,9-壬二醇或1,10-癸二醇。二醇可以与具有交联结构或支化结构的三元以上多元醇的组合使用作为多元醇。三元以上多元醇的实例包括丙三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等。多元醇可以单独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作为多元醇的脂肪族二醇的含量优选为8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90摩尔%以上。从实现色调剂颗粒非晶性聚酯树脂中的高分散性和容易增强抑制白色图像光透射的功能的观点出发,结晶性聚酯树脂优选为含有选自具有2个以上且12个以下更优选为4个以上且12个以下碳原子的多元羧酸酸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和选自具有2个以上且10个以下更优选为4个以上且10个以下碳原子的多元醇醇单体中的至少一种的单体基团的聚合物。优选组合的实例包括以下组合。·含有具有12个碳原子的多元羧酸十二烷二酸和具有9个碳原子的多元醇壬二醇作为聚合成分的聚合物·含有具有8个碳原子的多元羧酸辛二酸和具有6个碳原子的多元醇己二醇作为聚合成分的聚合物·含有具有12个碳原子的多元羧酸十二烷二酸和具有2个碳原子的多元醇乙二醇作为聚合成分的聚合物·含有具有10个碳原子的多元羧酸癸二酸和具有6个碳原子的多元醇己二醇作为聚合成分的聚合物·含有具有8个碳原子的多元羧酸辛二酸和具有4个碳原子的多元醇丁二醇作为聚合成分的聚合物·含有具有8个碳原子的多元羧酸辛二酸和具有2个碳原子的多元醇乙二醇作为聚合成分的聚合物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熔融温度优选为50℃以上且100℃以下,更优选为55℃以上且90℃以下,还更优选为60℃以上且85℃以下。根据JISK7121-1987“塑料转变温度的测试方法”中“熔融温度的测定”中描述的“熔融峰值温度”,可由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获得的DSC曲线来确定熔融温度。结晶性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6,000以上且35,000以下。例如,如非晶性聚酯树脂一样,结晶性聚酯树脂可通过已知方法制备。例如,相对于全部色调剂颗粒,粘合剂树脂的含量优选为40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还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另外,相对于全部色调剂颗粒,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优选为5质量%以上且2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质量%以上且23质量%以下,还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21质量%以下。当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时,聚酯树脂可容易展现出抑制光透射的功能。另一方面,当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为25质量%以下时,可容易增强结晶性聚酯树脂在非晶性聚酯树脂中的分散性,从而容易抑制白色图像的光透射。另外,相对于全部色调剂颗粒,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5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还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当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为80质量%以下时,结晶性聚酯树脂可容易展现出抑制光透射的功能。另一方面,当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为20质量%以上时,可容易增强结晶性聚酯树脂在非晶性聚酯树脂中的分散性,从而容易抑制白色图像的光透射。此外,从实现结晶性聚酯树脂在色调剂颗粒非晶性聚酯树脂中的高分散性和容易增强抑制白色图像光透射的功能的观点出发,色调剂颗粒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Cr]与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Am]之比CrAm优选为0.15以上且0.90以下,更优选为0.25以上且0.80以下,还更优选为0.30以上且0.70以下。-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的SP值-从实现结晶性聚酯树脂在色调剂颗粒非晶性聚酯树脂中的高分散性和容易增强抑制白色图像光透射的功能的观点出发,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之间的SP值之差优选为0.8以上且1.1以下,更优选为0.9以上且1.0以下。从将SP值之差控制在上述范围内的观点出发,结晶性聚酯树脂的SP值优选为8.5以上且10.0以下,更优选为8.7以上且9.8以下,还更优选为8.9以上且9.5以下。另一方面,非晶性聚酯树脂的SP值优选为9.5以上且10.5以下,更优选为9.7以上且10.3以下。通过选择用于合成各种树脂的聚合成分单体,可以调节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各自的SP值。在此,描述用于计算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各自的SP值的方法。溶解度参数SP值δ可通过下述方法测定,但方法不限于此。通过下式将SP值定义为内聚能密度的函数。δ=ΔEV12ΔE:分子间内聚能蒸发热V:混合液的总体积ΔEV:内聚能密度另外,当树脂具有已知单体组成时,SP值可通过Fedor等的方法Polym.Eng.Sci.,14[2]1974中描述的方法计算。SP值=∑Δei∑Δvi12Δei:原子或原子团的蒸发能Δvi:原子或原子团的摩尔体积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由单体组成计算确定的值作为SP值。-着色剂白色颜料-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色调剂在色调剂颗粒的芯部中含有着色剂白色颜料。白色颜料的实例包括二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锌华、碳酸钙CaCO3、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铅白、硫化锌-硫酸钡混合物锌钡白、硫化锌ZnS、二氧化硅SiO2,硅土和氧化铝Al2O3,铝土等。其中,优选二氧化钛TiO2。白色颜料可单独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白色颜料可进行表面处理或与分散剂组合使用。白色颜料的平均一次粒径优选为150nm以上且400nm以下。相对于白色色调剂中的全部色调剂颗粒,白色颜料的含量优选为15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7质量%以上且43质量%以下,还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当白色颜料的含量为15质量%以上时,可容易增强隐蔽性。而当白色颜料的含量为45质量%以下时,可有利地容易抑制由于转印缺陷造成的隐蔽性降低。-防粘剂-防粘剂的实例包括:烃类蜡;天然蜡,例如巴西棕榈蜡、米糠蜡和小烛树蜡等;合成或者矿物类石油蜡,例如褐煤蜡等;酯类蜡,例如脂肪酸酯和褐煤酸酯等;等等。防粘剂并不限于这些。防粘剂的熔融温度优选为50℃以上且11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上且100℃以下。根据JISK7121-1987“塑料转变温度的测试方法”的熔融温度的测定中描述的“熔融峰值温度”,可由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获得的DSC曲线来测定防粘剂的熔融温度。例如,相对于全部色调剂颗粒,防粘剂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其他添加剂-其他添加剂的实例包括已知的添加剂,例如,磁性材料、电荷控制剂和无机粉末等。色调剂颗粒中包含这些添加剂作为内添剂。[色调剂颗粒的特性]色调剂颗粒可以是具有单层结构的色调剂颗粒或具有所谓的芯-壳结构的色调剂颗粒,所述芯-壳结构构造有芯部芯颗粒和涂布所述芯部的涂层壳层。具有芯-壳结构的色调剂颗粒构造有例如含有粘合剂树脂以及必要时的着色剂和防粘剂等其他添加剂的芯部,以及含有粘合剂树脂的涂层。此外,在具有芯-壳结构的色调剂颗粒的情况下,涂层中所含的粘合剂树脂更优选为非晶性聚酯树脂。色调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50v优选为2μm以上且10μm以下,更优选为4μm以上且8μm以下。使用CoulterMultisizerII由BeckmanCoulter,Inc.制造和电解液ISOTON-II由BeckmanCoulter,Inc.制造测量色调剂颗粒的各种体积平均粒径和各种粒度分布指数。在测量中,将0.5mg以上且50mg以下的测量样品添加至用作分散剂的2ml表面活性剂优选烷基苯磺酸钠的5%水溶液中。将所得混合物添加至100ml以上且150ml以下的电解液中。用超声分散器将悬浮有样品的电解液分散1分钟,并利用具有孔径为100μm的光圈的CoulterMultisizerII测量粒径为2μm以上且60μm以下的颗粒的粒度分布。取样的颗粒数目为50,000。基于体积和基于数量的累积分布分别从基于测量的粒度分布划分的粒度范围区间的较小直径侧形成。在粒度分布中,累积16%粒径被定义为体积粒径D16v和数量粒径D16p,累积50%粒径被定义为体积平均粒径D50v和累积数量平均粒径D50p,并且累积50%粒径被定义为体积粒径D84v和数量粒径D84p。利用这些粒径,分别将体积粒度分布指数GSDv和数量粒度分布指数GSDp计算为D84vD16v12和D84pD16p12。色调剂颗粒的平均圆形度优选为0.94以上且1.00以下,更优选为0.95以上且0.98以下。色调剂颗粒的平均圆形度通过当量圆周长周长[与颗粒图像具有相同投影面积的圆的周长颗粒投影图像的周长]确定。具体而言,平均圆形度是通过以下方法测得的值。首先,通过抽吸收集用作测量对象的色调剂颗粒以形成平坦流动,通过瞬时频闪光发射捕获颗粒图像作为静止图像,并且利用流动颗粒图像分析仪FPIA-3000,由SysmexCorporation制造通过颗粒图像的图像分析确定平均圆形度。为了确定平均圆形度而采样的颗粒的数量是3,500。当色调剂含有外添剂时,将作为测量对象的色调剂显影剂分散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中,然后通过超声处理去除外添剂以产生色调剂颗粒。[外添剂]外添剂例如为无机颗粒。无机颗粒的实例包括SiO2、TiO2、Al2O3、CuO、ZnO、SnO2、CeO2、Fe2O3、MgO、BaO、CaO、K2O、Na2O、ZrO2、CaO·SiO2、K2O·TiO2n、Al2O3·2SiO2、CaCO3、MgCO3、BaSO4和MgSO4等的颗粒。可对用作外添剂的无机颗粒的表面进行疏水化处理。例如,通过将无机颗粒浸在疏水化处理剂中来进行疏水化处理。疏水化处理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硅烷偶联剂、硅油、钛酸酯系偶联剂和铝系偶联剂等。这些偶联剂可以单独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例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无机颗粒,疏水化处理剂的量一般为1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外添剂的其它实例包括树脂颗粒例如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三聚氰胺树脂等的树脂颗粒和清洁活性剂例如,高级脂肪酸金属盐如硬脂酸酯,和氟系聚合物材料等。例如,相对于色调剂颗粒,外添剂的外添量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制备色调剂的方法]接下来,描述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备色调剂的方法。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通过以下方式制得:制备色调剂颗粒,然后将外添剂外添至色调剂颗粒。色调剂颗粒可通过干法例如,混炼-研磨法等或湿法例如,凝集聚结法、悬浮聚合法或溶解悬浮法等制备,只要满足白色色调剂的构造即可。这些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使用已知方法。其中,优选凝集聚结法来制备色调剂颗粒。具体而言,例如,当通过凝集聚结法制备色调剂颗粒时,色调剂颗粒如下制得。制备其中分散有用作粘合剂树脂的树脂颗粒的树脂颗粒分散液树脂颗粒分散液的制备。将树脂颗粒必要时的其他颗粒在树脂颗粒分散液必要时的与其他颗粒分散液的分散液混合物中凝集以形成凝集颗粒凝集颗粒的形成。通过加热其中分散有凝集颗粒的凝集颗粒分散液使凝集颗粒融合和聚结,从而形成色调剂颗粒融合聚结。下面详细描述各个工序。在下面的描述中,描述了制备含有着色剂和防粘剂的色调剂颗粒的方法,但着色剂和防粘剂根据需要使用。显然,也可以使用着色剂和防粘剂以外的其他添加剂。-树脂颗粒分散液的制备-除了其中分散有用作粘合剂树脂的树脂颗粒的树脂颗粒分散液之外,还制备其中分散有着色剂颗粒的着色剂颗粒分散液,以及其中分散有防粘剂颗粒的防粘剂颗粒分散液。另外,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分散液和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分散液可单独制备或作为混合分散液制备,但优选作为单独的分散液制备。树脂颗粒分散液例如通过利用表面活性剂将树脂颗粒分散在分散介质中而制备。例如,树脂颗粒分散液中所用的分散介质为水性介质。水性介质的实例包括水如蒸馏水和离子交换水等和醇等。这些可以单独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硫酸酯盐系、磺酸盐系、磷酸酯系和皂系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胺盐系和季铵盐系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聚乙二醇系、烷基酚氧化乙烯加合物系和多元醇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等等。其中,特别使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组合使用。这些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将树脂颗粒分散在树脂颗粒分散液的分散介质中的方法为,例如,利用旋转剪切型均化器、具有介质的球磨机、砂磨机或戴诺磨等的一般分散方法。根据树脂颗粒的类型,树脂颗粒可以通过转相乳化法分散在树脂颗粒分散液中。转相乳化法是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将待分散的树脂溶解在能够溶解该树脂的疏水性有机溶剂中,通过向其中添加碱来中和有机连续相O相,然后通过倒入水介质W相中进行从WO至OW的树脂转化所谓的转相以形成连续相,从而使树脂以颗粒形式分散在水性介质中。树脂颗粒分散液中分散的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例如优选为0.01μm以上且1μm以下,更优选为0.08μm以上且0.8μm以下,还更优选为0.1μm以上且0.6μm以下。通过利用激光衍射型粒度分布分析仪例如,由Horiba,Ltd.制造的LA-700的,使用获得的粒度分布确定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针对划分的粒度范围区间由较小直径侧起形成基于体积的累积分布,并且测量全部颗粒的50%体积的粒径作为体积平均粒径D50v。其他分散液中任一项中的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也通过相同方法测量。树脂颗粒分散液中含有的树脂颗粒的含量优选为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在树脂颗粒分散液的制备中,通过调节制备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中的树脂颗粒的粒径,可以控制色调剂颗粒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域直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中的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50nm以上且400nm以下,更优选为100nm以上且300nm以下。当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50v为50nm以上时,色调剂颗粒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具有适当的域直径,因此可降低透光性,并能够容易地增强隐蔽性。当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50v在上述范围内时,能够抑制色调剂颗粒之间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不均匀分布,改善色调剂颗粒中的分散,并容易地提高隐蔽性。通过与树脂颗粒分散液相同的方式制备着色剂颗粒分散液和防粘剂颗粒分散液。换言之,树脂颗粒分散液的体积平均粒径、分散介质、分散方法和颗粒含量适用于着色剂颗粒分散液中分散的着色剂颗粒和防粘剂颗粒分散液中分散的防粘剂颗粒。-凝集颗粒的形成-接下来,将树脂颗粒分散液、着色剂颗粒分散液和防粘剂颗粒分散液混合。然后,树脂颗粒、着色剂颗粒和防粘剂颗粒在所得混合分散液中异质凝集以形成凝集颗粒,其具有与期望的色调剂粒径接近的粒径。具体而言,将凝集剂添加至混合分散液中,同时将混合分散液的pH调节至酸性值例如,pH为2以上且5以下,必要时添加分散稳定剂。然后,通过将所得混合物加热至接近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具体而言,例如,树脂颗粒玻璃化转变温度-30℃以上且树脂颗粒玻璃化转变温度-10℃以下而使分散在混合分散液中的颗粒凝集,从而形成凝集颗粒。在形成凝集颗粒时,可利用旋转剪切型均化器在混合分散液的搅拌下于室温例如,25℃添加凝集剂,然后可将混合分散液的pH调节至酸性值例如,pH为2以上且5以下,必要时可在加热之前添加分散稳定剂。凝集剂的实例包括极性与混合分散液中所含的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相反的表面活性剂、无机金属盐以及2价以上的金属络合物。当使用金属络合物作为凝集剂时,凝集剂的用量降低,并且充电特性改善。必要时,凝集剂可以与和凝集剂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或类似键的添加剂组合使用。优选使用螯合剂作为添加剂。无机金属盐的实例包括金属盐,如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钡、氯化镁、氯化锌、氯化铝和硫酸铝等;无机金属盐聚合物,如聚氯化铝、聚氢氧化铝和多硫化钙等。使用的螯合剂可以是水溶性螯合剂。螯合剂的实例包括羟基羧酸,如酒石酸、柠檬酸和葡糖酸等;亚氨基二乙酸IDA、次氮基三乙酸NTA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等等。例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树脂颗粒,螯合剂的添加量优选为0.01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融合-聚结-接下来,通过将分散有凝集颗粒的凝集颗粒分散液加热至例如等于或高于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例如,比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10℃~30℃而使凝集颗粒融合和聚结,从而形成色调剂颗粒。通过上述方法制备色调剂颗粒。可如下制备色调剂颗粒。在制备其中分散有凝集颗粒的凝集颗粒分散液之后,将凝集颗粒分散液进一步与其中分散有树脂颗粒的树脂颗粒分散液混合,并且通过凝集形成第二凝集颗粒,使得树脂颗粒进一步附着至凝集颗粒的表面。然后,通过加热其中分散有第二凝集颗粒的第二凝集颗粒分散液而使第二凝集颗粒融合和聚结,以形成具有芯-壳结构的色调剂颗粒。色调剂颗粒可通过下述的凝集聚结法制备。下述的凝集聚结法可容易制备色调剂颗粒,其在非晶性聚酯树脂中包含具有高分散性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由此,可容易制备满足诸如损耗正切tanδ和储存模量G'等上述物理性质的色调剂。换言之,通过在凝集颗粒的形成中调节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和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各自的浓度等,可以控制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分散性,从而实现适当的分散性。具体而言,在凝集颗粒的形成在具有芯-壳结构的凝集颗粒的情况中形成充当芯的凝集颗粒中,通过控制混合分散液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的浓度变化,即,保持浓度接近恒定状态,可容易制备包含具有高分散性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色调剂颗粒。因此,可容易制备满足诸如损耗正切tanδ和储存模量G'等上述物理性质的色调剂。具体而言,色调剂颗粒如下制备。制备各分散液各分散液的制备。将其中分散有作为粘合剂树脂的第一树脂颗粒的第一树脂颗粒分散液与其中分散有着色剂白色颜料的颗粒下文中也称为“着色剂颗粒”和防粘剂的颗粒下文中也称为“防粘剂颗粒”的混合分散液混合,并将颗粒在所得分散液中凝集,从而形成第一凝集颗粒第一凝集颗粒的形成。在制备其中分散有第一凝集颗粒的第一凝集颗粒分散液后,将其中分散有作为结晶性树脂的第二树脂颗粒和作为粘合剂树脂的第三树脂颗粒的混合分散液添加至第一凝集颗粒分散液,以使第二树脂颗粒和第三树脂颗粒进一步凝集在第一凝集颗粒的表面上,从而形成第二凝集颗粒第二凝集颗粒的形成。在制备其中分散有第二凝集颗粒的第二凝集颗粒分散液后,进一步混合其中分散有作为粘合剂树脂的第四树脂颗粒的第四树脂颗粒分散液,以使第四树脂颗粒进一步凝集在第二凝集颗粒的表面上,从而形成第三凝集颗粒第三凝集颗粒的形成。加热其中分散有第三凝集颗粒的第三凝集颗粒分散液,以使第三凝集颗粒融合和聚结,从而形成色调剂颗粒融合-聚结。制备色调剂颗粒的方法不限于上述。例如,色调剂颗粒可通过以下过程形成:将树脂颗粒分散液、防粘剂颗粒分散液和着色剂颗粒分散液混合;使所得混合分散液中的颗粒凝集;接下来,在凝集期间,通过对混合分散液添加树脂颗粒分散液而促进颗粒的凝集,从而形成凝集颗粒;然后使凝集颗粒融合和聚结。下面详细描述各工序。-各分散液的制备-首先,制备用于凝集聚结法的各分散液。具体而言,制备了其中分散有作为粘合剂树脂的第一树脂颗粒的第一树脂颗粒分散液,其中分散有作为结晶性树脂的第二树脂颗粒的第二树脂颗粒分散液,其中分散有作为粘合剂树脂的第三树脂颗粒的第三树脂颗粒分散液,其中分散有作为粘合剂树脂的第四树脂颗粒的第四树脂颗粒分散液,其中分散有着色剂颗粒白色颜料颗粒的着色剂颗粒分散液,以及其中分散有防粘剂颗粒的防粘剂颗粒分散液。在各分散液的制备中,第一树脂颗粒、第二树脂颗粒、第三树脂颗粒和第四树脂颗粒在下面的描述中称为“树脂颗粒”。树脂颗粒分散液例如通过利用表面活性剂将树脂颗粒分散在分散介质中而制备。例如,树脂颗粒分散液中所用的分散介质为水性介质。水性介质的实例包括水如蒸馏水和离子交换水等和醇等。这些可以单独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硫酸酯盐系、磺酸盐系、磷酸酯系和皂系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胺盐系和季铵盐系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聚乙二醇系、烷基酚氧化乙烯加合物系和多元醇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等等。其中,特别使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组合使用。这些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将树脂颗粒分散在树脂颗粒分散液的分散介质中的方法为,例如,利用旋转剪切型均化器、具有介质的球磨机、砂磨机或戴诺磨等的一般分散方法。根据树脂颗粒的类型,树脂颗粒可以通过转相乳化法分散在树脂颗粒分散液中。转相乳化法是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将待分散的树脂溶解在能够溶解该树脂的疏水性有机溶剂中,通过向其中添加碱来中和有机连续相O相,然后通过倒入水介质W相中进行从WO至OW的树脂转化所谓的转相以形成连续相,从而使树脂以颗粒形式分散在水性介质中。例如,树脂颗粒分散液中分散的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0.01μm以上且1μm以下,更优选为0.08μm以上且0.8μm以下,还更优选为0.1μm以上且0.6μm以下。树脂颗粒分散液中所含的树脂颗粒的含量优选为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通过与树脂颗粒分散液相同的方式制备着色剂颗粒分散液和防粘剂颗粒分散液。换言之,树脂颗粒分散液的体积平均粒径、分散介质、分散方法和颗粒含量适用于着色剂颗粒分散液中分散的着色剂颗粒和防粘剂颗粒分散液中分散的防粘剂颗粒。-第一凝集颗粒的形成-接下来,将第一树脂颗粒分散液、着色剂颗粒分散液和防粘剂颗粒分散液混合。然后,将第一树脂颗粒、着色剂颗粒和防粘剂颗粒在所得混合分散液中异质凝集以形成第一凝集颗粒,其含有第一树脂颗粒、着色剂颗粒和防粘剂颗粒。具体而言,将凝集剂添加至混合分散液中,同时将混合分散液的pH调节至酸性值例如,pH为2以上且5以下,必要时添加分散稳定剂。然后,通过将所得混合物加热至接近第一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具体而言,例如,第一树脂颗粒玻璃化转变温度-30℃以上且第一树脂颗粒玻璃化转变温度-10℃以下而使分散在混合分散液中的颗粒凝集,从而形成第一凝集颗粒。在形成第一凝集颗粒时,可利用旋转剪切型均化器在混合分散液的搅拌下于室温例如,25℃添加凝集剂,然后可将混合分散液的pH调节至酸性值例如,pH为2以上且5以下,必要时可在加热之前添加分散稳定剂。凝集剂的实例包括极性与混合分散液中所含的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相反的表面活性剂、无机金属盐以及2价以上的金属络合物。当使用金属络合物作为凝集剂时,凝集剂的用量降低,并且充电特性改善。凝集剂可以与和凝集剂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或类似键的添加剂组合使用。优选使用螯合剂作为添加剂。无机金属盐的实例包括金属盐,如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钡、氯化镁、氯化锌、氯化铝和硫酸铝等;无机金属盐聚合物,如聚氯化铝、聚氢氧化铝和多硫化钙等。使用的螯合剂可以是水溶性螯合剂。螯合剂的实例包括羟基羧酸,如酒石酸、柠檬酸和葡糖酸等;亚氨基二乙酸IDA、次氮基三乙酸NTA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等等。例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第一树脂颗粒,螯合剂的添加量优选为0.01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第二凝集颗粒的形成-接下来,在制备其中分散有第一凝集颗粒的第一凝集颗粒分散液后,将其中分散有第二树脂颗粒结晶性树脂和第三树脂颗粒粘合剂树脂的混合分散液添加至第一凝集颗粒分散液。第三树脂颗粒可以与第一树脂颗粒相同或不同。然后,第二树脂颗粒和第三树脂颗粒在其中分散有第一凝集颗粒、第二树脂颗粒和第三树脂颗粒的分散液中凝集在第一凝集颗粒的表面上。具体而言,例如,当第一凝集颗粒在第一凝集颗粒的形成中达到目标直径时,将其中分散有第二树脂颗粒和第三树脂颗粒的混合分散液添加至第一凝集颗粒分散液,将所得分散液加热至等于或低于第三树脂粘合剂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如上所述形成凝集颗粒,其中第二树脂颗粒和第三树脂颗粒附着于第一凝集颗粒的表面。换言之,形成第二凝集颗粒,其中第二树脂颗粒和第三树脂颗粒的凝集物附着于第一凝集颗粒的表面。在此情况下,将其中分散有第二树脂颗粒和第三树脂颗粒的混合分散液相继添加至第一凝集颗粒分散液,因此第二树脂颗粒和第三树脂颗粒的凝集物附着于第一凝集颗粒的表面,使得结晶树脂颗粒的浓度存在率在粒径方向上向外逐渐减小。在此情况下,可使用机动进给添加法作为添加混合分散液的方法。通过使用机动进给添加法,能够在调节混合分散液中的结晶性树脂颗粒浓度的同时将混合分散液添加至第一凝集颗粒分散液。下面参照附图描述使用机动进给添加法添加混合分散液的方法。图3示出了用于机动进给添加法的设备。在图3中,附图标记311表示第一凝集颗粒分散液,附图标记312表示第二树脂结晶性树脂颗粒分散液,附图标记313表示第三树脂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图3所示的设备包括第一收容槽321、第二收容槽322和第三收容槽323,所述第一收容槽321容纳含有分散在其中的第一凝集颗粒的第一凝集颗粒分散液,所述第二收容槽322容纳含有分散在其中的第二树脂颗粒结晶性树脂的第二凝集颗粒分散液,所述第三收容槽323容纳含有分散在其中的第三树脂粘合剂树脂颗粒的第三凝集颗粒分散液。第一收容槽321和第二收容槽322通过第一进给管331彼此连接。第一进给泵341设置在第一进给管331的路径中。通过驱动第一进给泵341,第二收容槽322中容纳的分散液通过第一进给管331进给至第一收容槽321中容纳的分散液。另外,第一搅拌装置351设置在第一收容槽321中。当第二收容槽322中容纳的分散液进给至第一收容槽321中容纳的分散液时,通过驱动第一搅拌装置351将分散液在第一收容槽321中搅拌并混合。第二收容槽322和第三收容槽323通过第二进给管332彼此连接。第二进给泵342设置在第二进给管332的路径中。通过驱动第二进给泵342,第三收容槽323中容纳的分散液通过第二进给管332进给至第二收容槽322中容纳的分散液。另外,第二搅拌装置352设置在第二收容槽322中。当第三收容槽323中容纳的分散液进给至第二收容槽322中容纳的分散液时,通过驱动第二搅拌装置352将分散液在第二收容槽322中搅拌并混合。在图3所示的设备中,首先形成第一凝集颗粒以在第一收容槽321中形成第一凝集颗粒分散液,并在第一收容槽321中容纳第一凝集颗粒分散液。可形成第一凝集颗粒以便在另一个槽中制备第一凝集颗粒分散液,然后可在第一收容槽321中容纳第一凝集颗粒分散液。以此状态驱动第一进给泵341和第二进给泵342。通过驱动,第二收容槽322中容纳的第二树脂颗粒分散液进给至第一收容槽321中容纳的第一凝集颗粒分散液。通过驱动第一搅拌装置351将分散液在第一收容槽321中搅拌并混合。另一方面,第三收容槽323中容纳的第三树脂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进给至第二收容槽322中容纳的第二树脂颗粒分散液。然后,通过驱动第二搅拌装置352将分散液在第二收容槽322中搅拌并混合。在此情况下,第三树脂颗粒分散液相继进给至第二收容槽322中容纳的第二树脂颗粒分散液,并且第三树脂颗粒的浓度逐渐增加。因此,第二收容槽322容纳其中分散有第二树脂颗粒和第三树脂颗粒的混合分散液。混合分散液进给至第一收容槽321中容纳的第一凝集颗粒分散液。在混合分散液中的第三树脂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浓度增加的同时,连续进给混合分散液。通过使用机动进给添加法,可将其中分散有第二树脂颗粒和第三树脂颗粒的混合分散液添加至第一凝集颗粒分散液,同时调节结晶性树脂颗粒的浓度。在机动进给添加法中,通过调节第二收容槽322和第三收容槽323分别容纳的分散液的进给开始时间和进给速率,可调节色调剂颗粒的结晶性树脂域的分布特性。在机动进给添加法中,通过调节第二收容槽322和第三收容槽323分别容纳的分散液的进给期间的进给速率,可调节色调剂颗粒的结晶性树脂域的分布特性。具体而言,分布特性通过第三树脂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从第三收容槽323进给至第二收容槽322的开始时间来调节。更具体而言,例如,当第二树脂结晶性树脂颗粒分散液从第二收容槽322进给至第一收容槽321的完成早于从第三收容槽323进给至第二收容槽322的完成时,第二收容槽322中的混合分散液内的结晶性树脂颗粒的浓度降低。另外,分布特性例如通过分散液分别从第二收容槽322和第三收容槽323进给的时间以及分散液从第二收容槽322至第一收容槽321的进给速率来调节。更具体而言,例如,当第三树脂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从第三收容槽323开始进给的时间提前并且分散液从第二收容槽322的进给速率降低时,结晶性树脂颗粒处于设置在所形成的凝集颗粒的外侧的状态。机动进给添加法不限于上述方法。其可用的实例包括各种方法,例如,1分别提供容纳第二树脂颗粒分散液的收容槽以及容纳其中分散有第二树脂颗粒和第三树脂颗粒分散液的混合分散液的收容槽,并在改变进给速率的同时将分散液从各收容槽进给至第一收容槽321的方法;分别提供容纳第三树脂颗粒分散液的收容槽以及容纳其中分散有第二树脂颗粒和第三树脂颗粒分散液的混合分散液的收容槽,并在改变进给速率的同时将分散液从各收容槽进给至第一收容槽321的方法;等等。如上所述形成第二凝集颗粒,其中第二树脂颗粒和第三树脂颗粒附着于第一凝集颗粒的表面。-第三凝集颗粒的形成-接下来,在制备其中分散有第二凝集颗粒的第二凝集颗粒分散液后,将第二凝集颗粒分散液进一步与其中分散有充当粘合剂树脂的第四树脂颗粒的第四树脂颗粒分散液混合。第四树脂颗粒可与第一或第三树脂颗粒相同或不同。然后,第四树脂颗粒在其中分散有第二凝集颗粒和第四树脂颗粒的分散液中凝集在第二凝集颗粒的表面上。具体而言,例如,当第二凝集颗粒在形成第二凝集颗粒时达到目标粒径时,将第四树脂颗粒分散液添加至第二凝集颗粒分散液,并在等于或低于第四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加热所得混合分散液。然后,通过调节分散液的pH例如在约6.5以上且8.5以下的范围内终止凝集的进行。-融合-聚结-接下来,通过将分散有第三凝集颗粒的第三凝集颗粒分散液加热至例如等于或高于第一、第三和第四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例如,比第一、第三和第四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10℃~30℃的温度而使第三凝集颗粒融合和聚结,从而形成色调剂颗粒。色调剂颗粒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在融合-聚结完成之后,通过将在溶液中形成的色调剂颗粒进行洗涤、固液分离和干燥的已知方法来制备干色调剂颗粒。从带电性的观点出发,洗涤优选通过利用离子交换水的充分置换进行。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固液分离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通过抽滤或压滤等进行。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干燥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通过冷冻干燥、闪喷干燥、流化干燥或振动型流化干燥等进行。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通过例如对干色调剂颗粒添加外添剂并混合而制备。混合可通过例如V型共混器、亨舍尔混合机或Lodige混合机等来进行。此外,必要时可通过使用振动筛分机或风力筛分机等去除粗色调剂颗粒。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至少含有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可以是仅包含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的单组分显影剂或者是包含色调剂和载体的混合物的双组分显影剂。载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已知载体。载体的实例包括含有芯材包含磁性粉末并具有树脂涂布表面的涂布型载体;含有混合并分散在基质树脂中的磁性粉末的磁性粉末分散型载体;和含有被树脂浸渍的多孔磁性粉末的树脂浸渍型载体等。磁性粉末分散型载体和树脂浸渍型载体可以是含有作为芯材的载体的构成颗粒和在芯材表面上的涂布树脂的载体。磁性粉末的实例包括以下粉末:磁性金属,如铁、镍和钴等;磁性氧化物,如铁氧体和磁铁矿等;等等。涂布树脂和基质树脂的实例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缩丁醛、聚氯乙烯、聚乙烯基醚、聚乙烯基酮、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含有有机硅氧烷键的直链硅酮树脂或其改性产物、氟树脂、聚酯、聚碳酸酯、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等。涂布树脂和基质树脂可以含有诸如导电颗粒等其他添加剂。导电颗粒的实例包括以下颗粒:金属,如金、银和铜等;炭黑;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锡;硫酸钡;硼酸铝和钛酸钾等。芯材的表面可以通过例如用涂层形成用溶液进行涂布的方法用树脂涂布,所述涂层形成用溶液通过将涂布树脂和各种添加剂根据需要使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所述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所用树脂的类型、涂布性等来选择。树脂涂布方法的实例包括:将芯材浸渍在涂层形成用溶液中的浸渍法;将涂层形成用溶液喷在芯材的表面上的喷雾法;将涂层形成用溶液喷在通过流动空气而呈漂浮状态的芯材上的流化床法;以及使载体芯材与涂层形成用溶液在混炼机涂布机中混合随后除去溶剂的混炼机涂布机法等。双组分显影剂中色调剂与载体的混合比质量比优选为色调剂:载体=1:100~30:100,更优选为3:100~20:100。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保持体;对图像保持体的表面充电的充电单元;在图像保持体的经充电的表面上形成静电荷图像的静电荷图像形成单元;容纳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并利用静电荷图像显影剂使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荷图像显影为色调剂图像的显影单元;将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转印单元;和将转印到记录介质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的定影单元。使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作为静电荷图像显影剂。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执行下述图像形成方法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所述图像形成方法包括:对图像保持体的表面充电,在图像保持体的经充电的表面上形成静电荷图像,使用本示本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将图像保持体表面上形成的静电荷图像显影为色调剂图像,将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并将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应用实例包括已知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将图像保持体表面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直接转印至记录介质的直接转印系统的设备;将图像保持体表面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体的表面上,并将转印至中间转印体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至记录介质表面的中间转印系统的设备;包含在充电之前清洁图像保持体表面的清洁单元的设备;包含通过在充电之前对图像保持体表面施加除电光而除电的除电单元的设备;等等。当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是中间转印系统的设备时,适用于转印单元的构造包括,例如,其表面上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中间转印体、将图像保持体表面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体表面上的一次转印单元、和将转印至中间转印体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至记录介质表面上的二次转印单元。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例如,含有显影单元的部件可以是能够从图像形成设备上拆卸的盒式结构处理盒。优选用作的处理盒的实例为包含容纳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的显影单元的处理盒。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可以是其中形成白色色调剂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和形成彩色色调剂图像的至少一个图像形成单元并行排列的串联系统的图像形成设备,或者仅形成白色图像的单色图像形成设备。在后一情况中,通过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白色图像,并通过另一图像形成设备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有色图像。下面描述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但图像形成设备不限于此实例。在下面的描述中,描述图中所示的主要部件,而不描述其他部件。图1是显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构造图,该图像形成设备是五元串联中间转印系统的图像形成设备。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包含电子照相系统的第一至第五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K和10W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基于色彩分离图像数据分别输出颜色为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和白色W的图像。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在下文中简称为“单元”10Y、10M、10C、10K和10W以预定的间距在水平方向上并行排列。这些单元10Y、10M、10C、10K和10W可以是能够从图像形成设备上拆卸下来的处理盒。另外,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体的实例20在所述单元10Y、10M、10C、10K和10W下面延伸以便通过所述单元。将中间转印带20设置为卷绕在与中间转印带20的内表面接触设置的驱动辊22、支持辊23和反向辊24上,使得中间转印带20在从第一单元10Y至第五单元10W的方向上移动。此外,中间转印体清洁装置21设置在中间转印带20的图像保持表面侧上以便面向驱动辊22。另外,分别对单元10Y、10M、10C、10K和10W的显影装置显影单元的实例4Y、4M、4C、4K和4W供应色调剂盒8Y、8M、8C、8K和8W中所含的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白色色调剂。第一至第五单元10Y、10M、10C、10K和10W具有相同的构造和操作,因此,作为代表,描述形成黄色图像并设置在中间转印带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上的第一单元10Y。第一单元10Y具有用作图像保持体的感光体1Y。在感光体1Y周围,依次设置有:将感光体1Y的表面充电至预定电位的充电辊充电单元的实例2Y;基于色彩分离获得的图像信号通过使用激光束使带电的表面曝光而形成静电荷图像的曝光装置静电荷图像形成单元的实例3Y;通过将色调剂供应至静电荷图像而使所述静电荷图像显影的显影装置显影单元的实例4Y;将显影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的一次转印辊一次转印单元的实例5Y;和将一次转印后残留在感光体1Y表面上的色调剂除去的感光体清洁装置清洁单元的实例6Y。一次转印辊5Y设置在中间转印带20的内侧上并提供在与感光体1Y相对的位置。此外,对各单元的一次转印辊5Y、5M、5C、5K和5W分别连接偏压电源未示出以便对其施加一次转印偏压。可通过控制器未示出的控制改变从偏压电源施加至各一次转印辊的转印偏压的值。下面描述第一单元10Y中形成黄色图像的操作。首先,在操作之前,通过充电辊2Y将感光体1Y的表面充电至约-600V~-800V的电位。通过将感光层层积在导电性例如,20℃的体积电阻率为1×10-6Ωcm以下基体上而形成感光体1Y。该感光层一般具有高电阻一般树脂的电阻,且具有下述性质:当使用激光束照射时,受激光束照射的部分的电阻率发生变化。因此,根据从控制器未示出传送的黄色图像数据,用来自曝光装置3Y的激光束照射感光体1Y的充电表面。因此,在感光体1Y的表面上形成黄色图像图案的静电荷图像。静电荷图像是通过充电而形成于感光体1Y表面上的图像,并且是通过来自曝光装置3Y的激光束形成的所谓的负潜像,该激光束使得由于感光层的受照射部分的电阻率降低而导致静电荷在感光体1Y的表面中流动,同时未受激光束照射的部分中的电荷保留。形成在感光体1Y上的静电荷图像随着感光体1Y的行进而旋转到预定的显影位置。然后,在该显影位置,感光体1Y上的静电荷图像被显影装置4Y可视化为色调剂图像。例如,至少含有黄色色调剂和载体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容纳在显影装置4Y中。黄色色调剂在显影装置4Y中通过搅拌而摩擦带电,从而具有与在感光体1Y上的静电荷相同极性负极性的电荷,并保持在显影剂辊显影剂保持体的实例上。当感光体1Y的表面通过显影装置4Y时,黄色色调剂静电附着于感光体1Y表面上经静电擦除的潜像上,通过黄色色调剂使潜像显影。随后,具有形成于其上的黄色色调剂图像的感光体1Y以预定速度连续行进,并且将感光体1Y上显影的色调剂图像输送至预定的一次转印位置。当感光体1Y上的黄色色调剂图像输送至一次转印位置时,对一次转印辊5Y施加一次转印偏压,并且将从感光体1Y至一次转印辊5Y的静电力施加至色调剂图像。因此,将感光体1Y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所施加的转印偏压具有与色调剂极性-相反的极性+,并且在单元10Y内,通过控制器未示出将偏压控制为例如+10μA。另一方面,感光体1Y上残留的色调剂通过感光体清洁装置6Y去除并回收。施加于第二单元10M及后继单元的一次转印辊5M、5C、5K和5W的一次转印偏压根据第一单元10Y进行控制。随后,在第一单元10Y中转印有黄色色调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20相继通过第二至第五单元10M、10C、10K和10W输送,以便使各颜色的色调剂图像通过多层转印而叠加。已通过第一至第五单元多层转印有5种颜色色调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20到达二次转印部,所述二次转印部配置有中间转印带20、与中间转印带的内侧接触的反向辊24和设置在中间转印带20的图像保持表面侧上的二次转印辊二次转印单元的实例26。同时,通过供给机构以预定时机向二次转印辊26与中间转印带20接触的空间供给记录纸记录介质的实例P,并对反向辊24施加二次转印偏压。施加的转印偏压具有与色调剂极性-相同的极性-,并且将从中间转印带20指向记录纸P的静电力施加于色调剂图像,从而将中间转印带20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记录纸P上。在二次转印期间,根据由检测二次转印部电阻的电阻检测单元未示出所检测到的电阻确定二次转印偏压,并进行电压控制。随后,将记录纸P传输至定影装置定影单元的实例28中的一对定影辊之间的压接部辊隙部中,并使色调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P上,形成定影图像。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P的实例包括用于电子照相复印机和打印机等的普通纸。除记录纸P之外,可以使用OHP片等作为记录介质。为了进一步改善定影后图像表面的平滑度,记录纸P具有平滑的表面,并且可以使用例如通过用树脂等涂布普通纸的表面而形成的涂布纸或者印刷用艺术纸等。将完成彩色图像定影后的记录纸P排出至排出部,并完成一系列的彩色图像形成操作。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理盒。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理盒是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上且包含显影单元的处理盒,该显影单元容纳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并使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静电荷图像显影为色调剂图像。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理盒可具有以下构造,其包含显影单元,且必要时包含例如选自诸如图像保持体、充电单元、静电荷图像形成单元和转印单元等其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下面描述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理盒的实例,但处理盒并不限于此实例。在下面的描述中,描述图中所示的主要部件,但省略其他部件的描述。图2是显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理盒的示意性构造图。图2中所示的处理盒200是具有如下构造的处理盒,其中感光体107图像保持体的实例以及在感光体107的周围设置的充电辊108充电单元的实例、显影装置111显影单元的实例和感光体清洁装置113清洁单元的实例通过设置有安装轨116和曝光用开口部118的外壳117而一起整体地保持。在图2中,附图标记109表示曝光装置静电荷图像形成单元的实例,附图标记112表示转印装置转印单元的实例,附图标记115表示定影装置定影单元的实例,且附图标记300表示树脂片记录介质的实例。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盒。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盒是含有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并且能够从图像形成设备上拆卸的色调剂盒。该色调剂盒旨在含有补给用色调剂以便将色调剂供应至图像形成设备中设置的显影单元。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是具有下述构造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可拆卸地设置有色调剂盒8Y、8M、8C、8K和8W。显影单元4Y、4M、4C、4K和4W分别通过色调剂供给管未示出连接至相应颜色的色调剂盒。另外,当色调剂盒中所含色调剂的量减少时,更换色调剂盒。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盒的实例是色调剂盒8W且容纳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色调剂。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色调剂分别容纳在色调剂盒8Y、8M、8C和8K中。实施例下面通过给出实施例和比较例来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除非特别说明,否则“份”和“%”是基于质量。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的制备·双酚A的氧化乙烯2.2摩尔加合物:40摩尔%·双酚A的氧化丙烯2.2摩尔加合物:60摩尔%·对苯二甲酸:47摩尔%·富马酸:40摩尔%·十二烯基琥珀酸酐:15摩尔%·偏苯三酸酐:3摩尔%在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器和氮气进入管的反应器中投入除了上述富马酸和偏苯三酸酐之外的单体成分和相对于总计100份单体成分为0.25份的二辛酸锡。所得混合物在235℃的氮气流中反应6小时,加热至200℃,然后投入富马酸和偏苯三酸酐并反应1小时。用4小时使温度进一步升温至220℃,在10kPa的压力下进行聚合直到获得所需的分子量,从而制得浅黄色透明非晶性聚酯树脂。所得非晶性聚酯树脂的通过DSC测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9℃,通过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为25,000且数均分子量Mn为7,000,通过流动试验仪测定的软化温度为107℃,酸值AV为13mgKOHg。在配有夹套、冷凝器、温度计、滴水装置和锚翼的3升反应罐由TokyoRikakikaiCo.,Ltd.制造:BJ-30N中投入160份乙酸乙酯和100份异丙醇的混合溶剂,同时将反应槽在水循环恒温浴中保持在40℃。然后,将300份非晶性聚酯树脂添加至所得混合物,并通过使用三一电机three-onemotor以150rpm搅拌溶解以产生油相。然后,用5分钟的滴加时间在搅拌下对油相滴加14份10%氨水溶液,并混合10分钟,然后再以7份分钟的速率滴加900份离子交换水以引起转相,从而制得乳液。紧接着,将800份乳液和700份离子交换水置于2升茄形烧瓶中,然后通过捕集泡将其置于设有真空控制单元的蒸发器TokyoRikakikaiCo.,Ltd.中。在旋转的同时,将烧瓶在60℃的热水浴中加热,通过将压力减至7kPa除去溶剂,同时注意暴沸。当回收的溶剂量为1,100份时,压力恢复到常压,并将茄形烧瓶用水冷却以产生分散液。所得分散液没有溶剂气味。分散液中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30nm。然后,通过添加离子交换水将固形物浓度调节至20%,所得分散液称为“非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1”。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的制备·1,10-十二烷二酸:50摩尔%·1,6-己二醇:50摩尔%在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器和氮气进入管的反应器中添加上述单体成分,并将反应器用干燥的氮气净化。然后,添加相对于100份单体成分为0.25份的四丁醇钛试剂。在170℃下于氮气流中搅拌反应3小时后,在1小时内将温度进一步升高至210℃,并反应器中的压力降低至3pKa。反应在减压下进行13小时以制得结晶性聚酯树脂2。所得结晶性聚酯树脂2的通过DSC测定的熔融温度为73.6℃,通过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为25,000且数均分子量Mn为10,500,酸值AV为10.1mgKOHg。在配有夹套、冷凝器、温度计、滴水装置和锚翼的3升反应罐由TokyoRikakikaiCo.,Ltd.制造:BJ-30N中放入300份结晶性聚酯树脂2、160份甲基乙基酮溶剂和100份异丙醇溶剂,将树脂在100rpm的搅拌和混合下溶解,同时在水循环恒温浴中保持在70℃。然后,将搅拌转数改为150rpm,并将水循环恒温浴设定在66℃。然后,用10分钟添加17份10%氨水溶液试剂,然后以7份分钟的速率滴加在66℃保温的总计900份离子交换水以引起转相,从而制得乳液。紧接着,将800份乳液和700份离子交换水置于2升茄形烧瓶中,然后通过捕集泡将其置于设有真空控制单元的蒸发器TokyoRikakikaiCo.,Ltd.中。在旋转的同时,将烧瓶在60℃的热水浴中加热,通过将压力减至7kPa除去溶剂,同时注意暴沸。当回收的溶剂量为1,100份时,压力恢复到常压,并将茄形烧瓶用水冷却以产生分散液。所得分散液没有溶剂气味。分散液中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30nm。然后,通过添加离子交换水将固形物浓度调节至20%,所得分散液称为“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2”。白色颜料颗粒分散液的制备·二氧化钛CR-60-2:由IshiharaSangyoKaisha,Ltd.制造:100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onipol400,由SanyoChemicalIndustries,Ltd.制造:10份·离子交换水:400份使用均化器Ultra-TurraxT50,由IKACorporation制造将这些成分混合并搅拌30分钟,然后使用高压碰撞型分散机UltimaizerHJP30006,由SuginoMachineLtd.制造分散1小时以制备白色颜料颗粒分散液固形物:20%,其中分散有体积平均粒径为210nm的白色颜料。防粘剂颗粒分散液的制备·聚乙烯蜡由ToyoAdlCorporation制造,产品名称:PW655,熔融温度:97℃:50份·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eogenRK,由DaiichiKogyoSeiyakuCo.,Ltd.制造:1.0份·氯化钠由WakoPureChemicalIndustries,Ltd.制造:5份·离子交换水:200份将这些成分混合并加热至95℃,并用均化器Ultra-TurraxT50,由IKACorporation制造将混合物分散,然后使用Manton-Gorlin高压均化器由GorlinCo.,Ltd.制造分散360分钟,从而制备防粘剂颗粒分散液固形物浓度:20%,其中分散有体积平均粒径为0.23μm的防粘剂。[实施例1]白色色调剂颗粒的形成·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45份·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30份·白色颜料颗粒分散液:195份·防粘剂颗粒分散液:50份·离子交换水:450份·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aycaPower,由TaycaCorporation制造:2份准备具有图3所示相同构造并用于机动进给添加法的设备。将上述材料置于圆底不锈钢制烧瓶图3中的第一收容槽321中,并通过添加0.1N硝酸调节至pH3.5,然后向烧瓶中加入30份聚氯化铝浓度为10质量%的硝酸水溶液。然后,用均化器Ultra-TurraxT50,由IKACorporation制造在30℃将所得混合物分散,然后通过在加热油浴中以1℃30分钟的速率加热而使凝集颗粒A生长。另一方面,将70份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置于聚酯瓶容器图3中的第二收容槽322中。接下来,在凝集颗粒A的形成期间使圆底不锈钢制烧瓶中的温度以1℃min升高。当凝集颗粒A的粒径为3.0μm时,以设定为2份min的进给速率驱动管泵图3中的第一进给泵341,并进给分散液。在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开始进给至烧瓶第一收容槽321的同时,将110份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三收容槽323中。在此情况下,以设定为1份min的进给速率驱动管泵图3中的第二进给泵342,并进给分散液。然后,当凝集颗粒A的粒径达到7.5μm时,通过管泵第二进给泵342的进给终止,以设定为10份min的进给速率驱动管泵第一进给泵341,并进给分散液。在从聚酯瓶容器图3中的第二收容槽322进给完成后,以设定为10份min的进给速率驱动管泵第二进给泵342,并进给分散液。在对烧瓶的进给完成后,将温度升至1℃并在搅拌下保持30分钟,以形成凝集颗粒。然后,通过添加0.1N氢氧化钠水溶液将所得混合物调节至pH8.5,然后在连续搅拌下加热至85℃,并保持3小时。然后,以20℃min的速率将混合物冷却至20℃并过滤,并将残余物用离子交换水充分洗涤并干燥,从而制得体积平均粒径为8.0μm的色调剂颗粒1。白色色调剂的形成首先,使用亨舍尔混合机将100份色调剂颗粒1和0.7份二甲基硅油处理的二氧化硅颗粒由NipponAerosilCo.,Ltd.制造的RY200混合以制备白色色调剂1。显影剂的形成·铁氧体颗粒平均粒径:50μm:100份·甲苯:14份·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共聚比:1585:3份·炭黑:0.2份通过使用砂磨机将除铁氧体颗粒以外的这些成分分散以制备分散液,并将所得分散液与铁氧体颗粒一起放入真空脱气混炼机中,并在搅拌下减压干燥,由此制得载体。通过将8份白色色调剂1与100份载体混合制备显影剂1。[实施例2]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色调剂颗粒、白色色调剂和显影剂,不同之处在于在形成实施例1中的白色色调剂颗粒时,将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二收容槽322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的量改为20份,将用于对烧瓶第一收容槽321进给的管泵第一进给泵341的进给速率改为5份min,并将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三收容槽323中的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的量改为160份。[实施例3]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色调剂颗粒、白色色调剂和显影剂,不同之处在于在形成实施例1中的白色色调剂颗粒时,将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二收容槽322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的量改为80份,将用于对烧瓶第一收容槽321进给的管泵第一进给泵341的进给速率改为1.5份min,并将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三收容槽323中的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的量改为100份。[实施例4]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色调剂颗粒、白色色调剂和显影剂,不同之处在于在形成实施例1中的白色色调剂颗粒时,将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二收容槽322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的量改为90份,将用于对烧瓶第一收容槽321进给的管泵第一进给泵341的进给速率改为1份min,并将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三收容槽323中的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的量改为90份。[实施例5]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色调剂颗粒、白色色调剂和显影剂,不同之处在于在形成实施例1中的白色色调剂颗粒时,将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二收容槽322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的量改为15份,将用于对烧瓶第一收容槽321进给的管泵第一进给泵341的进给速率改为7份min,并将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三收容槽323中的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的量改为165份。[实施例6]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色调剂颗粒、白色色调剂和显影剂,且在形成实施例1中的白色调剂颗粒时有以下不同。·置于烧瓶第一收容槽321中的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45份·置于烧瓶第一收容槽321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30份·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二收容槽322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40份·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三收容槽323中的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155份[实施例7]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色调剂颗粒、白色色调剂和显影剂,且在形成实施例1中的白色调剂颗粒时有以下不同。·置于烧瓶第一收容槽321中的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10份·置于烧瓶第一收容槽321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40份·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二收容槽322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80份·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三收容槽323中的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100份[实施例8]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并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色调剂和显影剂,不同之处在于在制备实施例1中所用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时,将材料进行如下改变。·1,10-十二烷二酸:50摩尔%·1,9-壬二醇:50摩尔%[实施例9]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并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色调剂和显影剂,不同之处在于在制备实施例1中所用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时,在将结晶性聚酯树脂于搅拌和混合下溶解后,将搅拌转数改为300rpm。[实施例10]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并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色调剂和显影剂,不同之处在于在制备实施例1中所用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时,在将结晶性聚酯树脂于搅拌和混合下溶解后,将搅拌转数改为100rpm。[比较例1]·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155份·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100份·白色颜料颗粒分散液:195份·防粘剂颗粒分散液:50份·离子交换水:450份·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aycaPower,由TaycaCorporation制造:2份将上述材料置于圆底不锈钢制烧瓶中,并通过添加0.1N硝酸调节至pH3.5,然后向烧瓶中加入30份聚氯化铝浓度为10质量%的硝酸水溶液。然后,用均化器Ultra-TurraxT50,由IKACorporation制造在30℃将所得混合物分散,然后通过在加热油浴中以1℃30分钟的速率加热而使凝集颗粒A生长凝集颗粒的形成。然后,缓慢添加100份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将所得混合物保持1小时,通过添加0.1N氢氧化钠水溶液将所得混合物调节至pH7.5。然后,在连续搅拌下加热至92℃,并保持5小时。然后,以20℃min的速率将混合物冷却至20℃并过滤,并将残余物用离子交换水充分洗涤并干燥,从而制得体积平均粒径为9.0μm的白色色调剂颗粒融合-聚结。然后,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显影剂。[比较例2]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色调剂颗粒、白色色调剂和显影剂,不同之处在于在形成实施例1中的白色色调剂颗粒时,将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二收容槽322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的量改为15份,将用于对烧瓶第一收容槽321进给的管泵第一进给泵341的进给速率改为8份min,并将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三收容槽323中的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的量改为180份。[比较例3]制备结晶性聚酯树脂B1的方法在通过加热干燥的三颈烧瓶中放置98摩尔%的十四烷二酸二甲酯、2摩尔%的二甲基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100摩尔%的1,8-辛二醇和0.3份二丁基氧化锡,并通过减压操作将烧瓶中的空气替换为氮气的惰性气氛。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180℃于回流下通过机械搅拌搅拌5小时。然后,减压下将温度逐渐升高至230℃,而后搅拌2小时。当获得粘稠状态时,通过空气冷却终止反应,然后干燥反应产物以合成结晶性聚酯树脂B1。作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的分子量测量结果基于聚苯乙烯,所得结晶性聚酯树脂B1的物理性质为Tg=64℃,Mn=4600,Mw=9700。白色色调剂的形成·结晶性聚酯树脂B1:20份·非晶性聚酯树脂:42份通过对苯二甲酸双酚A氧化乙烯加合物环己烷二甲醇的缩聚制得的直链聚酯,Tg=62℃,Mn=4,000,Mw=12,000·二氧化钛CR60:由IshiharaSangyoKaisha,Ltd.制造:30份·石蜡HNP9熔融温度为75℃:由NipponSeiroCo.,Ltd.制造:8份用亨舍尔混合机将上述成分充分预混合,用双轴辊磨机熔融混炼,冷却后用喷射磨机细磨,再用气动分级机分两次分级,形成白色色调剂颗粒B1,其体积平均粒径为7.0μm,着色剂浓度为30%。然后,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显影剂和显影剂。[比较例4]通过混炼-研磨法制备白色色调剂颗粒B2。具体而言,将20份结晶性聚酯树脂为了制备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而合成的结晶性聚酯树脂和40份二氧化钛颗粒添加至40份非晶性聚酯树脂为了制备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而合成的非晶性聚酯树脂,并将所得混合物通过压力混练机混炼。将所得混炼材料粗研磨以形成体积平均粒径为9.0μm的白色色调剂颗粒B2。然后,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色调剂和显影剂。[比较例5]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色调剂颗粒、白色色调剂和显影剂,且在形成实施例1中的白色调剂颗粒时有以下不同。·置于烧瓶第一收容槽321中的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100份·置于烧瓶第一收容槽321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30份·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二收容槽322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10份·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三收容槽323中的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180份[比较例6]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色调剂颗粒、白色色调剂和显影剂,且在形成实施例1中的白色调剂颗粒时有以下不同。·置于烧瓶第一收容槽321中的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30份·置于烧瓶第一收容槽321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40份·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二收容槽322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120份·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三收容槽323中的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50份[比较例7]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并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色调剂和显影剂,不同之处在于在制备实施例1中所用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时,在将结晶性聚酯树脂于搅拌和混合下溶解后,将搅拌转数改为500rpm。[比较例8]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并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色调剂和显影剂,不同之处在于在制备实施例1中所用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时,在将结晶性聚酯树脂于搅拌和混合下溶解后,将搅拌转数改为50rpm。[比较例9]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不同之处在于在制备实施例1中所用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时,在将结晶性聚酯树脂于搅拌和混合下溶解后,将搅拌转数改为700rpm。另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白色色调剂颗粒、白色色调剂和显影剂,不同之处在于在形成实施例1中的白色色调剂颗粒时,将如上所述制备并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二收容槽322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2的量改为120份,将用于对烧瓶第一收容槽321进给的管泵第一进给泵341的进给速率改为1份min,并将置于聚酯瓶容器第三收容槽323中的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1的量改为60份。通过上述方法测量每种所得白色色调剂的下述物理性质。所得结果在下表1中示出。·色调剂的“30℃时的损耗正切tanδ”·色调剂的“30℃时的储存模量G'”·“结晶性聚酯树脂的SP值”·“非晶性聚酯树脂的SP值”·“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之间的SP值之差”·“色调剂颗粒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色调剂颗粒中的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色调剂颗粒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Cr]与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Am]之比CrAm”·“色调剂颗粒中的白色颜料的含量”·“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中的树脂颗粒的直径”[评价方法]使用DocuCentreIVC5575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改造机和Color1000Press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改造机形成用于评价定影和图像质量的样品。图像隐蔽性的评价在OHP膜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上形成实心图像TMA=10gm2,并将JIS对比试纸由MotofujiCo.,Ltd.制造的黑色部分放置在所获得的第2000张样品图像的下方。图像的L*值通过使用图像浓度计X-Rite404A,由X-Rite,Inc.制造测量并根据以下标准评价。A:L*为83以上B:L*为80以上且小于83C:L*小于80图像强度如上所述获得第2000张样品图像,并通过使用擦划硬度测试仪318-S:由ERICHSENInc.制造以3.0N的负载在5个点上擦划。目视观察缺陷程度并根据以下标准评价。A:仅表面被擦划,没有图像缺陷。B:图像部分有缺陷。C:一半以上的图像有缺陷。提供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非试图穷尽本发明或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披露的精确形式。显然,许多改进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并描述所述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用途,由此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适用于预计的特定用途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和各种改进方案。试图使本发明的范围由下述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所述色调剂包含:色调剂颗粒,所述色调剂颗粒含有粘合剂树脂和白色颜料,所述粘合剂树脂至少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其中,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测定的30℃时的损耗正切tanδ为0.2以上且1.0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其中,所述损耗正切tanδ为0.3以上且0.9以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其中,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测定的30℃时的储存模量G'为1.0×108Pa以上且5.0×108Pa以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其中,所述储存模量G'为1.5×108Pa以上且4.5×108Pa以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其中,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且25质量%以下,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所述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为2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其中,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为7质量%以上且23质量%以下,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所述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为25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其中,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Cr]与所述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Am]之比CrAm为0.15以上且0.90以下。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其中,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和所述非晶性聚酯树脂之间的SP值之差为0.8以上且1.1以下。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其中,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是单体基团的聚合物,所述单体基团含有作为聚合成分的选自具有2个以上且12个以下碳原子的多元羧酸中的至少一种和选自具有2个以上且10个以下碳原子的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其中,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所述白色颜料的含量为15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其中,所述白色颜料含有二氧化钛。12.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其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13.一种色调剂盒,其容纳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并且可从图像形成设备上拆卸。

百度查询: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白色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