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面向典型场景的V2X信道模型交叉测试验证方法_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_202210772788.2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2-06-30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公开(公告)号:CN115173962B

主分类号:H04B17/00

分类号:H04B17/00;H04B17/309;H04B17/391;H04W4/40;H04W24/06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8#授权;2022.10.28#实质审查的生效;2022.10.11#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典型场景的V2X信道模型交叉测试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典型C‑V2X信道场景的遴选,进而选择道路应用场景,进行信道数据采集和道路应用场景测试,提取并处理信道脉冲响应的尖峰数据和工况及应用响应数据;S2,基于K‑Means++和遗传算法的多目标模型参数优化方法进行尖峰聚类打标和信道模型参数寻优,得到最佳反射点数量M、反射系数μ、莱斯因子K,接着由多路传播原理,输出不同场景信道模型对应的功率衰减量;S3,进行内外场交叉测试验证,在C‑V2X暗室内对外场环境参数复现,通过分析内外场测试的通信性能和应用响应数据结果。

主权项:1.一种面向典型场景的V2X信道模型交叉测试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典型信道场景的遴选,进而选择道路应用场景,进行信道数据采集和道路应用场景测试,提取并处理信道脉冲响应的尖峰数据和工况及应用响应数据;其中,信道采集数据由信号源发送信号,通过具有全向偶极天线的频谱分析仪接收,数据保存记录在IQ数据记录仪中;测试工况和应用响应数据由HV和RV在通信过程中通过磁吸式天线,实时回传至云平台;电磁环境标定数据由测试人员手持电磁选频仪同时进行测量,由于V2X通信质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信道模型拟合的基础是典型C-V2X信道场景的遴选;对遴选的V2X信道场景经过特性分析,制定信道采集方案,然后选择道路应用场景,完成信道数据采集和处理,同时使用电磁选频仪对信道场景电磁环境进行测量,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IQ数据记录仪获取信道脉冲响应的尖峰数据;上位机收集、保存V2X节点在应用场景下的应用测试数据;测试人员记录电磁环境的测量值;提取数据为获取不同信道场景下信道脉冲响应的不同尖峰数据,包括尖峰,归一化功率损耗,归一化时延;进入云平台,获取测试工况和应用响应数据,获取应用测试数据内容;测试人员汇总关联信道场景和应用场景的电磁环境数据;S2,进行尖峰聚类打标和信道模型参数寻优,得到最佳反射点数量M、反射系数μ、莱斯因子K,接着由多路传播原理,输出不同场景信道模型对应的功率衰减量;信道模型以多路传播模型来输出拟合优化,具体为:令发射信号为ft,ft的频谱函数为Fω,经过路径传输信号分别为V0ft-t0,...,V0ft-t0-τn,其中t0为固定时延,τn为传输路径的相对时延,n表示为传播路数,n∈[0,+∞,V0为某一确定强度;ft-t0表示经过固定时延t0之后的发射信号;ft-t0-τn表示经过固定时延t0和传输路径的相对时延τn之后的发射信号;由此可得传递函数Hω为: 得到不同典型C-V2X信道场景的功率衰减量,在暗室内场景测试复现中利用功率衰减器添加在RV上,为内外场交叉验证提供参数支持;S3,进行内外场交叉测试验证,在C-V2X暗室内对外场环境参数复现,通过分析内外场测试的通信性能和应用响应数据结果,验证信道模型有效性;其复现步骤包括如下步骤:1测试节点上线:OBU节点上线,用于模拟RV;2信道场景和电磁环境注入:选择合适的信道场景,注入该信道场景和电磁环境;对于信道场景,可使用功率衰减器一端连接在RV节点发射机输出端,另一端接发射天线,通过多路传播输出值调整功率衰减器衰减值,进行信道条件等效;对于电磁环境,通过天线照射,通过实测值设置EMC照射频段和照射强度,进行电磁环境复现;3配置待测设备信息:配置待测设备HV的相关信息;4新建测试任务:开始新建测试任务,并选择合适的应用场景进行测试;5应用场景注入:注入应用场景测试工况信息,GNSS模拟器会基于注入的位置信息生成HV的位置信息,RV会基于注入的行驶速度、位置信息生成数据包,同时,HV和RV将会建立通信,RV发送对应的BSM包,通信过程中会将暗室内测试应用响应数据实时回传至测试平台。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面向典型场景的V2X信道模型交叉测试验证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