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螺旋桨变距机构_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_201811518610.5 

申请/专利权人: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日:2018-12-12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公开(公告)号:CN109606647B

主分类号:B64C11/38

分类号:B64C11/38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8#授权;2022.02.08#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4.12#公开

摘要:本发明属于飞机螺旋桨设计技术,涉及一种螺旋桨变距机构。本发明包括连杆、滑油管、滑油管芯子、油缸、支撑盖和转接器;所述连杆一端与油缸连接,另一端与桨叶偏心销连接;所述滑油管安装在桨壳上,通过支撑盖固定;所述滑油管芯子安装在滑油管内部;所述转接器安装在滑油管芯子上,转接器用于将发动机上的滑油转接到滑油管芯子上;所述滑油管一端从油缸中心穿过,所述油缸沿着滑油管轴线方向移动;滑油管与油缸形成螺旋桨变距的大距油腔和小距油腔。本发明通过设置油路的布置位置,设置滑油管和油缸的安装形式,可以减少螺旋桨变距机构零件数量,减低螺旋桨的重量。

主权项:1.一种螺旋桨变距机构,其特征为:所述螺旋桨变距机构包括连杆、滑油管、滑油管芯子、油缸、支撑盖、偏心销和转接器;所述连杆一端与油缸连接,另一端与桨叶偏心销连接;所述滑油管安装在桨壳上,通过支撑盖固定;所述滑油管芯子安装在滑油管内部;所述转接器安装在滑油管芯子上,转接器用于将发动机上的滑油转接到滑油管芯子上;所述滑油管一端从油缸中心穿过,所述油缸沿着滑油管轴线方向移动;滑油管与油缸形成螺旋桨变距的大距油腔和小距油腔;所述偏心销安装在连杆上;在滑油管芯子中,共存在三条油路,分别是大距油路、小距油路和中距限动油路,其中中距限动油路和大距油路均与大距油腔相连接,但中距限动油路和大距油路的出口位置不同,中距限动油路靠近活塞,而大距油路的位置位于螺旋桨中距限动角位置时油缸滑动的位置;螺旋桨中距限动功能通过控制大距的回油来实现,桨叶角度变至中距限动角时,正常通过大距油腔供油的油路,由于油缸的移动而被堵塞,此时大距油腔的回油需要通过中距限动油路才能够继续回到小距油腔;由于螺旋桨控制系统中,中距限动油路需要控制指令才能够打开,因此,大距油腔被封闭,无法继续变距,从而实现了中距限动的功能;螺旋桨工作过程中,桨叶在配重的作用下变大距,通过控制小距油腔的滑油供给即可实现螺旋桨的变距;变距过程如下:变大距,通过配重产生的变大距力和从大距油路来的高压油产生的压力推动活塞移动,进而连杆和偏心销摆动,实现螺旋桨变大距;变小距,通过小距油路来的高压油产生的力推动活塞移动,进而连杆和偏心销摆动,实现螺旋桨变小距。

全文数据:一种螺旋桨变距机构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飞机螺旋桨设计技术,涉及一种螺旋桨变距机构。背景技术在变距螺旋桨中,存在着一套机构用于接受螺旋桨控制装置的指令,实现螺旋桨桨叶角度实时变距。为了降低螺旋桨的重量,在应用正向变距原理的基础上,简化螺旋桨变距机构,重新梳理螺旋桨控制逻辑,用于实现螺旋桨变距功能,同时实现螺旋桨的大距限动、中距限动和小距限动功能。在采用正向变距原理设计的螺旋桨,在桨叶上安装有配重臂,用于提供螺旋桨变大距的力,因此需要螺旋桨控制装置提供变小距的力。缺陷是螺旋桨轴线方向尺寸过长,造成螺旋桨零件数过多,同时以往采用正向变距机构原理的螺旋桨需要一根能够随活塞移动的滑油管,通过滑油管的移动实现中距限动的功能。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桨变距机构,通过油缸的移动,带动螺旋桨变距;滑油管上设置中距限动油路,通过油缸的移动关闭中距限动油路,实现中距限动的功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桨变距机构,包括连杆、滑油管、滑油管芯子、油缸、支撑盖和转接器;所述连杆一端与油缸连接,另一端与桨叶偏心销连接;所述滑油管安装在桨壳上,通过支撑盖固定;所述滑油管芯子安装在滑油管内部;所述转接器安装在滑油管芯子上,转接器用于将发动机上的滑油转接到滑油管芯子上;所述滑油管一端从油缸中心穿过,所述油缸沿着滑油管轴线方向移动;滑油管与油缸形成螺旋桨变距的大距油腔和小距油腔。在滑油管芯子中,共存在三条油路,分别是大距油路、小距油路和中距限动油路,其中中距限动油路和大距油路均与大距油腔相连接,但中距限动油路和大距油路的出口位置不同,中距限动油路靠近活塞,而大距油路的位置位于螺旋桨中距限动角位置时油缸滑动的位置。螺旋桨中距限动功能通过控制大距的回油来实现,桨叶角度变至中距限动角时,正常通过大距油腔供油的油路,由于油缸的移动而被堵塞,此时大距油腔的回油需要通过中距限动油路才能够继续回到小距油腔;由于螺旋桨控制系统中,中距限动油路需要控制指令才能够打开,因此,大距油腔被封闭,无法继续变距,从而实现了中距限动的功能。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桨变距机构还包括放气阀,所述放气阀安装在支撑盖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螺旋桨变距机构,通过设置油路的布置位置,设置滑油管和油缸的安装形式,可以减少螺旋桨变距机构零件数量,减低螺旋桨的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放气阀,2-支撑盖,3-螺钉,4-盖板,5-螺钉,6-密封垫,7-桨壳,8-油缸,9-滑油管,10-滑油管芯子,11-转接器,12-连杆,13-销子;101-回油孔,102-滑油管芯子中距限动油路,103-转接器大距油路,104-转接器小距油路,105-转接器中距限动油路,106-滑油管芯子小距油路,107-滑油管小距油路,108-滑油管中距限动油路,109-滑油管芯子大距油路,110-滑油管大距油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本发明变距机构包含放气阀1、支撑盖2、滑油管9、滑油管芯子10、盖板4、油缸8、转接器11、连杆12、销子13。所述连杆12一端与油缸8连接,另一端与桨叶偏心销连接;所述滑油管安装在桨壳7上,通过支撑盖2固定;所述滑油管芯子10安装在滑油管9内部;所述转接器11安装在滑油管芯子10上,转接器11用于将发动机上的滑油转接到滑油管芯10子上;所述滑油管9一端从油缸8中心穿过,所述油缸8沿着滑油管9轴线方向移动;滑油管9与油缸8形成螺旋桨变距的大距油腔A和小距油腔B。销子13安装在连杆12上。在滑油管芯子10中,共存在三条油路,分别是大距油路109、小距油路106和中距限动油路102,其中中距限动油路102和大距油路109均与大距油腔A相连接,但中距限动油路102和大距油路109的出口位置不同,中距限动油路102靠近滑油管9中部,而大距油路109的位置位于螺旋桨中距限动角位置时油缸8滑动的位置。在本发明中,将螺旋桨整套变距机构安装在螺旋桨的桨壳内部,采用滑油管9固定安装在桨壳上的方式,将带动桨叶偏心销旋转的连杆安装在油缸8上,由此带动桨叶进行变距。该套变距机构由大距油腔A和小距油腔B两个油腔组成,由转接器11大距油路103、小距油路104和中距限动油路105实现螺旋桨油腔与调节控制装置的连接,从而实现螺旋桨变大距、变小距和中距限动的功能。在螺旋桨工作过程中,桨叶在配重的作用下变大距,通过控制小距油腔B的滑油供给即可实现螺旋桨的变距。变距过程如下:为了适应发动机功率上调或下降,螺旋桨的桨距需要进行调节,可以分为桨距增大过程和桨距减小过程。螺旋桨变大距和变小距的原理为:变大距,通过配重产生的变大距力和从大距油路来的高压油产生的压力推动活塞移动,进而连杆和偏心销摆动,实现螺旋桨变大距;变小距,通过小距油路来的高压油产生的力推动活塞移动,进而连杆和偏心销摆动,实现螺旋桨变小距。桨距增大过程螺旋桨控制系统来的高压油通过转接器11中的大距油路103,进入到滑油管芯子10中的大距油路109和滑油管9中的大距油路110进入到螺旋桨大距油腔A;此时螺旋桨小距油腔B中的滑油通过滑油管10上的小距油路107,进入到滑油管芯子10中的小距油路106,经转接器11上的小距油路104通过控制系统图示未表示回到发动机油箱。桨距减小过程螺旋桨控制系统来的高压油通过转接器11中的小距油路104,进入到滑油管芯子10中的小距油路106和滑油管9中的小距油路107进入到螺旋桨小距油腔B;此时螺旋桨大距油腔A中的滑油通过滑油管9中的大距油路110,进入到滑油管芯子10中的大距油路109,经转接器11中的大距油路103通过控制系统回到发动机油箱。中距限动过程为保证飞行安全,不允许螺旋桨桨距超过某一限制值,这个过程即为中距限动过程。螺旋桨变距时,油缸8轴向移动,带动连杆12进行移动,连杆带动桨叶进行旋转实现变距,当盖板4移动到滑油管9上的大距油路103时,大距油腔的滑油无法通过油路109和103回油,只能通过滑油管9上的中距限动油路108进行回油,而滑油管芯子10上的中距限动油路102和转接器上的中距限动油路105被控制系统关闭,无法继续回桨,实现中距限动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桨变距机构,其特征为:所述螺旋桨变距机构包括连杆、滑油管、滑油管芯子、油缸、支撑盖和转接器;所述连杆一端与油缸连接,另一端与桨叶偏心销连接;所述滑油管安装在桨壳上,通过支撑盖固定;所述滑油管芯子安装在滑油管内部;所述转接器安装在滑油管芯子上,转接器用于将发动机上的滑油转接到滑油管芯子上;所述滑油管一端从油缸中心穿过,所述油缸沿着滑油管轴线方向移动;滑油管与油缸形成螺旋桨变距的大距油腔和小距油腔;在滑油管芯子中,共存在三条油路,分别是大距油路、小距油路和中距限动油路,其中中距限动油路和大距油路均与大距油腔相连接,但中距限动油路和大距油路的出口位置不同,中距限动油路靠近活塞,而大距油路的位置位于螺旋桨中距限动角位置时油缸滑动的位置;螺旋桨中距限动功能通过控制大距的回油来实现,桨叶角度变至中距限动角时,正常通过大距油腔供油的油路,由于油缸的移动而被堵塞,此时大距油腔的回油需要通过中距限动油路才能够继续回到小距油腔;由于螺旋桨控制系统中,中距限动油路需要控制指令才能够打开,因此,大距油腔被封闭,无法继续变距,从而实现了中距限动的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变距机构,其特征为:所述螺旋桨变距机构还包括放气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变距机构,其特征为:所述放气阀安装在支撑盖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变距机构,其特征为:所述螺旋桨变距机构还包括销子,销子安装在连杆上。

百度查询: 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螺旋桨变距机构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