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双相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_广州真知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_201910256525.4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真知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3-29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公开(公告)号:CN109993256B

主分类号:G06K19/06

分类号:G06K19/06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21#授权;2019.08.02#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7.09#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相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由QR码具有校验图形的部分区域与真知码的部分数据区域重叠而成;同时具有开源二维码的QR码和闭源二维码的真知码;无论是用支持QR码的APP还是支持真知码的APP,都可以识别这个双相二维码;双相二维码实现了一个码图存储两个码值,在保留了闭源二维码真知码安全性好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了开源二维码QR码的应用广泛优势,兼容各大手机APP扫码,并且生成双相二维码操作简单便利、可拓展性强,适用于各种商业推广场景。

主权项:1.一种双相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二维码包括有QR码区域、真知码区域和重叠区域;QR码区域的左上角、右下角、右上角分别为QR码定位图形区域;真知码区域左下角为真知码特征图形区域;重叠区域为QR码具有校验图形的左下角部分区域与真知码的右上角部分区域的重叠;重叠区域内,QR码保留显示QR码校验图形区域,所述QR码校验图形区域为QR码校验图形或以QR码校验图形为中心的包括部分QR码数据的区域;其余重叠区域显示真知码区域的内容;真知码区域与QR码区域之间沿真知码区域的边界外围设有白色码元的分隔区域;以一个码元为一个计量单位;定义双相二维码的以下参数:l为真知码的边长,l≥14;L为QR码的边长;Y为双相二维码的边长;y为分隔区域右边界至QR码右边界的距离,且等于分隔区域上边界至QR码上边界的距离;Δl为QR码下边界至真知码下边界的距离,且等于QR码左边界至真知码左边界的距离;x为分隔区域的宽度;c为真知码上边界至QR码校验图形区域上边界的距离,且等于真知码右边界至QR码校验图形区域右边界的距离;a为真知码下边界至QR码校验图形区域下边界的距离,且等于真知码左边界至QR码校验图形区域左边界的距离;Δa为a与Δl的差量,b为QR码校验图形区域的边长;双相二维码的各项参数需满足,x≥1,4≥Δa≥0,b≥5,Y=L+Δl,y=Y-l-x,a=Δa+Δl,c=l-a-b;L≥2×l-7,L≥29;v为中间变量,n为QR二维码的版本号,1≤n≤40,L=4·n+17,3≤Δl≤14;

全文数据:一种双相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二维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相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背景技术真知码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闭源二维码,目前广泛应用在商品防伪、溯源、政府监管、物流管理、商品销售、移动支付等领域。而开源的二维码,例如QR码,则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商品购买链接、宣传促销、电子名片等领域。闭源二维码由于其闭源特性,大部分手机App都不支持闭源二维码,消费者端欠缺解码应用而限制了闭源二维的推广;而开源二维码,所有智能手机都能够识别QR码,但是商家和消费者都可以自主随意生成,使其在商品防伪、溯源方面的应用不尽如人意。目前,还没有一种二维码,既有闭源的特性,又能像开源二维码一样,能够被广大的手机和设备扫码识别。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相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无论是用支持QR码的APP还是支持真知码的APP,都可以识别这个双相二维码。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相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二维码包括有QR码区域、真知码区域和重叠区域;QR码区域的左上角、右下角、右上角分别为QR码定位图形区域;真知码区域左下角为真知码特征图形区域;重叠区域为QR码具有校验图形的左下角部分区域与真知码的右上角部分区域的重叠;重叠区域内,QR码保留显示QR码校验图形区域;所述QR码校验图形区域为QR码校验图形或以为QR码校验图形为中心的包括部分QR码数据的区域;其余重叠区域显示真知码区域的内容;真知码区域与QR码区域之间沿真知码区域的边界外围设有白色码元的分隔区域;以一个码元对应为一个计量单位;定义双相二维码的以下参数:1为真知码的边长,1≥14;L为QR码的边长;Y为双相二维码的边长;y为分隔区域右边界至QR码右边界的距离,且等于分隔区域上边界至QR码上边界的距离;Δ1为QR码下边界至真知码下边界的距离,且等于QR码左边界至真知码左边界的距离;x为分隔区域的宽度;c为真知码上边界至QR码校验图形区域上边界的距离,且等于真知码右边界至QR码校验图形区域右边界的距离;a为真知码下边界至QR码校验图形区域下边界的距离,且等于真知码左边界至QR码校验图形区域左边界的距离;Δa为a与Δ1的差量;b为QR码校验图形区域的边长;双相二维码的各项参数需满足,x≥1,4≥Δa≥0,b≥5,Y=L+Δ1,y=Y-1-x,a=Δa+Δ1,c=l-a-b;L≥2×1-7,L≥29;v为中间变量,n为QR二维码的版本号,1≤n≤40,L=4·n+17,3≤Δ1≤14;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双相二维码,由QR码具有校验图形的部分区域与真知码的部分数据区域重叠而成,由于二维码的三个重要特征:1、真知码和QR码都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即码图上出现破损仍然可以保证成功解码;2、给定码值,只要保证码图容量足够存储码值数据,码图的尺寸可在其可选范围内自由设置;3、QR码是定向自由的,即码图旋转、翻转之后不会对解码造成影响;因此即使双相二维码的码图上的真知码区域缺失了与QR码校验图形区域重叠的码元数据,该真知码区域依然可以通过具有真知码扫描功能的APP进行解码;同理,即使QR码区域缺失了与真知码区域重叠的部分码元数据,即使QR码进行了相应的旋转或翻转,该QR码依然可以保证成功解码;如此无论是用支持QR码的APP还是支持真知码的APP,都可以识别这个双相二维码。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QR码与真知码重叠后,合成的双相二维码中,QR码与真知码都可以成功解码;双相二维码点阵图的各项参数需满足:X≥1,4≥Δa≥0,b≥5,Y=L+Δ1,y=Y-1-x,a=Δa+Δ1,c=1-a-b;L≥2×1-7,L≥29;v为中间变量,n为QR二维码的版本号,1≤n≤40,L=4·n+17,3≤Δ1≤14;上述技术方案中,一般情况下QR码的校验图形就是由5×5个码元构成的。如果b>5那么这里的QR码校验图形区域就是包含有QR码校验图形及以QR码校验图形为中心的部分数据区域,它是包含有校验图形的一块区域,因此可称为QR码校验图形区域。当Δa=4,b=5时,这个QR码校验图形区域就是QR码校验图形,QR码在重叠区显示的部分就不包括除QR码校验图形外的其它信息。上述的实施方案中,双相二维码看上去就像两个正方形二维码的结合;两个肩部为空缺的;而现有的二维码均为一个完整的正方形,为了迎合大众既有的审美观;可以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以下优化;优选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QR码远离真知码的两边界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真知码远离QR码的两边界线的延长线相交,交线内的区域为双相二维码;所述参数Δ1与所述参数y共同定义的区域为补充区域。将交线内的区域作为双相二维码,并对空缺部分填充补充区域;如此就可以使双相二维码整体看上去为一个正方形;同时在某些实施例中,在补充区域内,也可以对应的进行个性化的美观设计。优选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双相二维码图片对应补充区域填充有未存储信息的补充码元。补充码元是为了填补空缺,使双相二维码成一个正方形,以此符合大众的审美观;但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补充码元,使双相二维码具有个性化的审美观;同时因补充区域内无需存储数据,所以在该区域内还可以进行其它的、更多的个性化设置。一种双相二维码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生成步骤:步骤A,根据二维码数据,生成真知码点阵图和QR码点阵图,并计算双相二维码点阵图的各项参数;步骤B,通过旋转和或翻转,调整真知码点阵图和或QR码点阵图的摆放方位至与待合成的目标双相二维码点阵图上的真知码图区域和QR码区域的摆放方位一致;根据双相二维码点阵图的各项参数,判断出QR码点阵图及真知码点阵图上哪些像素点为保留像素点;扫描QR码点阵图上保留像素点的灰度值,和真知码点阵图上保留像素点的灰度值,并填入双相二维码点阵图中,分隔区域填入白色码元所对应的灰度值,合成双相二维码点阵图;步骤C,根据双相二维码点阵图生成由黑白码元组成的双相二维码图片。优选的,步骤A中,生成QR码点阵图和真知码点阵图时,将白色码元对应的点阵图上的灰度值定义为偶数或奇数;将黑色码元所对应的点阵图上的灰度值定义为,与白色码元对应的灰度值的数值,相邻的奇数或偶数;所述真知码点阵图包括有真知码特征图形区域,真知码封闭边界图形区域、真知码计数图形区域、真知码数据区域;所述QR码点阵图包括有QR码定位图形区域、QR码校验图形区域、QR码计数图形区域、QR码数据区域;不同区域的灰度值的偶数数值之间或奇数数值之间的间隔大于等于3。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参数Δ1与所述参数y共同定义的区域为补充区域;所述双相二维码点阵图对应补充区域填充有补充像素点,所述补充像素点在步骤C中生成双相二维码图片时,对应生成补充码元。优选的,步骤A中,生成的真知码点阵图具有如下方位结构,其中,真知码特征图形区域位于真知码点阵图的左下角,真知码计数图形区域包括有纵向计数图形区域及横向计数图形区域;真知码封闭边界图形区域包围着真知码数据区域;纵向计数图形区域的上端与上侧的真知码封闭边界图形区域连接,纵向计数图形区域的下端与横向计数图形区域的左端连接,横向计数图形区域的右端与右侧的真知码封闭边界图形区域连接,将真知码数据区域分割为三个部分;位于纵向计数图形区域与横向计数图形区域中间的真知码数据区域用于与QR码点阵图部分重叠。优选的,步骤A中,生成的QR码点阵图具有如下方位结构,其中,所述QR码定位图形区域为三个,分别位于QR码数据区域的左上、左下、右上三个顶角处;所述QR码校验图形靠近QR码数据区域的右下角设置;所述QR码计数图形区域连接在三个QR码定位图形区域之间将所述QR码数据区域分隔为三部分。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目标双相二维码点阵图上,真知码点阵图位于左下方,所述QR码点阵图位于右上方;所述真知码点阵图的摆放方位不变;调整所述QR码点阵图的摆放方位,所述QR码点阵图进行左右翻转180°或者顺时针旋转9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双相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由QR码具有校验图形的部分区域与真知码的部分数据区域重叠而成,由于二维码的三个重要特征:1、真知码和QR码都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即码图上出现破损仍然可以保证成功解码;2、给定码值,只要保证码图容量足够存储码值数据,码图的尺寸可在其可选范围内自由设置;3、QR码是定向自由的,即码图旋转、翻转之后不会对解码造成影响;因此即使双相二维码的码图上的真知码区域缺失了与QR码校验图形区域重叠的码元数据,该真知码区域依然可以通过具有真知码扫描功能的APP进行解码;同理,即使QR码区域缺失了与真知码区域重叠的被遮挡或剔除的部分码元数据,即使QR码进行了相应的旋转或翻转,该QR码依然可以保证成功解码;如此无论是用支持QR码的APP还是支持真知码的APP,都可以识别这个双相二维码;双相二维码实现了一个码图存储两个码值,在保留了闭源二维码真知码安全性好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了开源二维码QR码的应用广泛优势,兼容各大手机APP扫码,并且生成双相二维码操作简单便利、可拓展性强,适用于各种商业推广场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某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QR码的结构分布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某实施例中所述一种真知码的结构分布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某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双相二维码的结构分布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某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双相二维码的部分结构参数说明图;图5是本发明某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双相二维码图片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某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真知码点阵图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某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QR码点阵图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某实施例中所述的QR码遍历区域划分图;图9是本发明某实施例中所述的补充区域的细节区域划分图;图10是本发明某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双相二维码点阵图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首先通过附图1-2对背景技术中的真知码和QR二维码进行详细说明;常规状态下,QR二维码如图1所示结构,具有QR码定位图形区域1、QR码校验图形2、QR码计数图形区域3、QR码数据区域4;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QR码定位图形区域1为三个,分别位于QR码数据区域4的左上、左下、右上三个顶角处;所述QR码校验图形2靠近QR码数据区域4的右下角设置;所述QR码计数图形区域3连接在三个QR码定位图形区域1之间将所述QR码数据区域4分隔为三部分。本申请中,具有QR码校验图形2的部分区域用于与真知码的部分区域重叠,即图1中右下角的部分区域。常规状态下,真知码图如图2所示,具有真知码特征图形区域5位于真知码点阵图的左下角呈Z字形,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为其它的特征图形,真知码计数图形区域8包括有纵向计数图形区域及横向计数图形区域;真知码封闭边界图形区域6包围着真知码数据区域7;纵向计数图形区域的上端与上侧的真知码封闭边界图形区域6连接,纵向计数图形区域的下端与横向计数图形区域的左端连接,横向计数图形区域的右端与右侧的真知码封闭边界图形区域6连接,将真知码数据区域分割为三个部分;在某些实施例中,纵向计数图形区域的下端为图2中所示,连接在真知码封闭边界图形区域6上,横向计数图形区域的左端也连接在真知码封闭边界图形区域6上;效果等同于将纵向计数图形区域的下端与横向计数图形区域的左端连接相同,均将真知码数据区域7分为三部分;在本申请中,位于纵向计数图形区域与横向计数图形区域中间的真知码数据区域7即图2中右上角的部分区域用于与QR码点阵图部分重叠。二维码的三个重要特征第一,真知码和QR码都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即码图上出现破损仍然可以保证成功解码;第二,给定码值,只要保证码图容量足够存储码值数据,码图的尺寸可在其可选范围内自由设置;第三,QR码是定向自由的,即码图旋转、翻转之后不会对解码造成影响。这三个特征是真知码和QR码能够合并为本申请的双相二维码的前提条件。在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之前,还需说明一下本申请中码元图片和点阵图的定义;码元图片即二维码图片,指由黑色码元和白色码元构成的最终的用于使用的二维码图片;为了方便手机APP的扫码,其灰度值一般为0和255;一个码元代表数据1;另一个码元代表数据0;上下左右的排列方式,就组成了0、1的数据阵列用于存储信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家在得到码值数据后即用于生产二维码的二维码数据,就可以通过电脑技术机软件,通过真知码生成算法和QR码生成算法直接得到码图,然后再进行打印。点阵图:是一张灰度图。点阵图上一个像素点对应一个码元,而灰度图上一个像素点占一个字节,可以表示0到255之间的任意整数。对应码元图上的不同区域,我们可以在计算机内规定二维码真知码、QR码、双相二维码点阵图上不同区域图形的灰度值为0-255中的任意数值;如此就可以在计算机中,使不同区域的码元,均具有差异性,可用于分别二维码上不同的图形区域。结合参照图3-5所示的一种双相二维码,所述双相二维码包括有QR码区域12、真知码区域11和重叠区域;QR码区域12的左上角、右下角、右上角分别为QR码定位图形区域1;真知码区域11左下角为真知码特征图形区域5;重叠区域为QR码具有校验图形2的左下角部分区域与真知码的右上角部分区域的重叠;重叠区域内,QR码保留显示QR码校验图形区域21,所述QR码校验图形区域21为QR码校验图形2或以为QR码校验图形2为中心包括有部分QR码数据的区域;其余重叠区域显示真知码区域11的内容;图4中虚线部分绘示出的是虚拟的QR码的右下角边线,即位于真知码区域11内的重叠边线。真知码区域11与QR码区域12之间沿真知码区域的边界外围设有白色码元的分隔区域16;真知码区域11,可以视作为图2中的真知码与图1中的QR码部分重叠后,保留显示的区域;QR码区域12可视作QR码与真知码重叠后的非重叠保留区域;QR码校验图形区域2可视作为QR码与真知码重叠后,QR码在重叠区域内所保留显示的区域;以一个码元对应为一个计量单位;定义双相二维码的以下参数:其中QR码的边长、真知码的边长,可视作未合成双相二维码前的数据,双相二维码中不再具有完整的QR码和真知码;但依然可在重叠区域内虚拟补充出完整的边线,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1为真知码的边长,1≥14;L为QR码的边长;Y为双相二维码的边长;y为分隔区域16右边界至QR码右边界的距离,且等于分隔区域16上边界至QR码上边界的距离;Δ1为QR码下边界至真知码下边界的距离,且等于QR码左边界至真知码左边界的距离;x为分隔区域的宽度;c为真知码上边界至QR码校验图形区域21上边界的距离,且等于真知码右边界至QR码校验图形区域21右边界的距离;a为真知码下边界至QR码校验图形区域21下边界的距离,且等于真知码左边界至QR码校验图形区域21左边界的距离;Δa为a与Δ1的差量;b为QR码校验图形区域21的边长;双相二维码的各项参数需满足,x≥1,4≥Δa≥0,b≥5,Y=L+Δ1,y=Y-1-x,a=Δa+Δ1,c=1-a-b;L≥2×1-7,L≥29;v为中间变量,n为QR二维码的版本号,1≤n≤40,L=4·n+17,3≤Δ1≤14;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双相二维码,由QR码12具有校验图形2的部分区域与真知码11的部分数据区域7重叠而成,由于二维码的三个重要特征:1、真知码和QR码都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即码图上出现破损仍然可以保证成功解码;2、给定码值,只要保证码图容量足够存储码值数据,码图的尺寸可在其可选范围内自由设置;3、QR码是定向自由的,即码图旋转、翻转之后不会对解码造成影响;因此即使双相二维码的码图上的真知码11区域缺失了与QR码12QR码校验图形区域21重叠的码元数据,该真知码11区域依然可以通过具有真知码扫描功能的APP进行解码;同理,即使QR码12区域缺失了与真知码11区域重叠的部分码元数据,即使QR码12进行了相应的旋转或翻转,该QR码12依然可以保证成功解码;如此无论是用支持QR码的APP还是支持真知码的APP,都可以识别这个双相二维码。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QR码12与真知码11重叠后,合成的双相二维码中,QR码12与真知码11都可以成功解码;双相二维码点阵图的各项参数需满足:x≥1,4≥Δa≥0,b≥5,Y=L+Δ1,y=Y-1-x,a=Δa+Δ1,c=1-a-b;L≥2×1-7,L≥29;v为中间变量,n为QR二维码的版本号,1≤n≤40,L=4·n+17,3≤Δ1≤14;详细的双相二维码计算方法如下:边长、距离、宽度均用码元个数进行刻画,即以一个码元对应为一个计量单位;如图1中所示,QR码右下角的校验图形2的下边界与QR码的下边界的距离为4,而校验区域21包含QR码的校验图形2,因此,0≤Δa≤4;为了使结构尽量紧凑,x、b均取最小数值,而Δa取最大数值为了完整包含QR码的校验图形,最大值为4,x=1,Δa=4,b=5,在其它实施例中,x≥1,4≥Δa≥0,b≥5,是可以的。而Y=L+Δ1,y=Y-1-x,a=Δa+Δ1,c=1-a-b。因此,只要1,L,Δ1的值确定了,以上各项参数的值就可以确定了。首先计算1的值:根据真知码值和真知码生成算法生成真知码点阵图,如图2所示。真知码生成算法会根据码值计算合适的1,使得用最小的真知码图储存码值的数据信息。然后计算L的值:由式2计算QR码的版本号n,其中n是正整数,并且1≤n≤40,而v是中间变量。因为尺寸较小的真知码点阵图和尺寸较大的QR码点阵图能够保证真知码和QR码融合得比较紧凑,因此规定L≥2×1-7,L≥29式1而根据QR码标准ISOIEC18004有L=4·n+17,将其代入式1可得式2:QR码尺寸确定公式,其中[.]表示取整。根据Fukuchi的开源项目libqrencodehttps:github.comfukuchilibqrencode里的QR码生成算法,以及QR码值和QR码版本号n,生成边长为L=4·n+17的QR码点阵图,如图1所示。最后计算Δ1的值:我们把分别用真知码解码算法和QR码解码算法均能成功解码双相二维码的条件称为主条件。码图布局要保证在主条件下,使得双相二维码码图用最少的码元存储所需信息,即最小化Y。因为已知L=4·n+17,而Y=L+Δ1,因此只需要最小化Δ1即可。为了保持真知码和QR码功能图形在双相二维码上的完整性,并且使得真知码和QR码合并得比较紧凑,我们规定3≤Δ1≤14。在真知码值和QR码值给定的条件下,现在只要确定Δ1的值,结合前面计算所得的双相二维码点阵图上的参数值,就可以全部确定双相二维码点阵图上各项参数的值,从而根据双相二维码生成算法的步骤二和步骤三就可生成双相二维码。我们通过实际试验计算得到Δ1,具体如下:对于每个3≤n≤40,依次取Δ1=3,4,5,L,14,并生成双相二维码,接着分别用真知码解码算法和QR码解码算法检验双相二维码是否能够成功解码,找到满足主条件的Δ1的最小值。根据实际的试验数据,通过简单拟合可得至此,根据真知码值和QR码值,双相二维码点阵图上的区域分布的各项参数的值就全部确定了。各项参数确定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哪些区域重叠,重叠后,哪些区域被遮挡数据未显示,哪些区域为显示区域;如此进行合成后即可得到双相二维码,且无论是用支持QR码的APP还是支持真知码的APP,都可以识别这个双相二维码。一般情况下QR码的校验图形2就是由5×5个码元构成的。如果b>5,那么这里的QR码校验图形区域21不但包含有QR码校验图形2还包含有以QR码校验图形2为中心的部分数据区域,也就是说,它是包含有校验图形2的一块区域,因此可称为QR码校验图形区域21。当Δa=4,b=5,这个QR码校验图形区域21就是QR码校验图形2,QR码在重叠区显示的部分就不包括除QR码校验图形2外的其它信息。从图1、图2至图3或图5,我们可以看出,在现有的QR码算法以及真知码算法的基础上,我们是先得到图1和图2的数据;然后在图1和图2的基础上合成目标图片图5;要将图1与图2合成目标图5,是需要将图1的方位进行调整的,我们可以将图1的方位进行左右翻转180°或者顺时针旋转90°,如此就可以使方位达到一致;再进行合成;而因为QR码具有的可旋转与可翻转的特性,因此它的旋转和翻转不会影响其解码,因此使得方案可行。本申请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技术方案,才限定了重叠区域,视作为QR码与真知码的重叠,但是实质上,并非限定了只有通过QR码与真知码的重叠得到的双相二维码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畴;权利要求中的重叠区域,仅为了形象的表述本申请双相二维码的结构特点;略过QR码与真知码的生成、重叠的步骤,直接生成本申请的双相二维码的结构相同的二维码也是可以的,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畴。在上述的实施方案中,双相二维码看上去就像两个正方形二维码的结合;两个肩部为空缺的如图5中设置了补充码元,去掉两个补充码元14及15部分,则为上述实施方案的一个实施例;而现有的二维码均为一个完整的正方形,为了迎合大众既有的审美观;可以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以下优化;优选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QR码远离真知码的两边界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真知码远离QR码的两边界线的延长线相交,交线内的区域为双相二维码;所述参数Δ1与所述参数y共同定义的区域为补充区域14、15。将交线内的区域作为双相二维码,并对空缺部分填充补充区域;如此就可以使双相二维码整体看上去为一个正方形;同时在某些实施例中,在补充区域内,也可以对应的进行个性化的美观设计。所述双相二维码图片对应补充区域填充有未存储信息的补充码元14、15。补充码元14、15是为了填补空缺,使双相二维码成一个正方形,以此符合大众的审美观;但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补充码元14、15,使双相二维码具有个性化的审美观;同时因补充区域内无需存储数据,所以在该区域内还可以进行其它的、更多的个性化设置。本申请的双相二维码的生成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可以先生成QR码的码图和真知码的码图;然后计算双相二维码的各项数据后,得知哪些码元需要剔除,哪些码元需要保留;然后将需要剔除的码元剔除后;将QR码码图与真知码码图进行合并即可得到双相二维码的码图。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如下所述的一种双相二维码的生成方法进行生成,下述方法不是通过真知码码元图和QR码码元图直接剔除被遮挡的码元后进行合并;而是通过建立点阵图;然后再由双相二维码点阵图转换为黑白码元构成的双相二维码码元图图片。点阵图:是一张灰度图。点阵图上一个像素点对应一个码元,而灰度图上一个像素点占一个字节,可以表示0到255之间的任意整数。那么,我们可以规定二维码真知码、QR码、双相二维码点阵图上不同区域图形的灰度值0-255,如下表1所示。表一:从表1中可以看到,白色码元的灰度值为偶数,而黑色码元的灰度值为奇数,并且同一个区域图形的黑白码元的灰度值相差1,另外分隔图形均由白色码元构成,不含黑色码元,所以表1中没有分隔图形黑色码元的灰度值。按表1设置点阵图上像素点的灰度值,那么遍历点阵图上像素点时,只需要根据其灰度值就可以判断该像素点对应的码元属于哪个图形,并且可以确定码元的颜色奇数对应黑色、偶数对应白色。当然实际操作中,灰度值的取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只要在0-255的区间内均可。一种双相二维码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生成步骤:步骤A,根据二维码数据,生成真知码点阵图如图6所示,和QR码点阵图如图7所示,并计算双相二维码点阵图如图3所示的各项参数;步骤B,通过旋转和或翻转,调整真知码点阵图和或QR码点阵图的摆放方位至与待合成的目标双相二维码点阵图上的真知码图区域11和QR码区域12的摆放方位一致;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目标双相二维码点阵图的摆放方位如图3所示,而初始QR码点阵图的方位如图1所示,真知码点阵的初始方位如图2所示,因此需要进行方位的调整。步骤C,根据双相二维码点阵图如图10生成由黑白码元组成的双相二维码图片如图5所示。生成的真知码点阵图具有如下方位结构,其中,真知码特征图形区域位于真知码点阵图的左下角,真知码计数图形区域包括有纵向计数图形区域及横向计数图形区域;真知码封闭边界图形区域包围着真知码数据区域;纵向计数图形区域的上端与上侧的真知码封闭边界图形区域连接,纵向计数图形区域的下端与横向计数图形区域的左端连接,横向计数图形区域的右端与右侧的真知码封闭边界图形区域连接,将真知码数据区域分割为三个部分;位于纵向计数图形区域与横向计数图形区域中间的真知码数据区域用于与QR码点阵图部分重叠。步骤A中,生成的QR码点阵图具有如下方位结构,其中,所述QR码定位图形区域为三个,分别位于QR码数据区域的左上、左下、右上三个顶角处;所述QR码校验图形靠近QR码数据区域的右下角设置;所述QR码计数图形区域连接在三个QR码定位图形区域之间将所述QR码数据区域分隔为三部分。步骤B中,所述目标双相二维码点阵图上,真知码点阵图位于左下方,所述QR码点阵图位于右上方;所述真知码点阵图的摆放方位不变;调整所述QR码点阵图的摆放方位,所述QR码点阵图进行左右翻转180°或者顺时针旋转90°。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目标双相二维码的摆放方位与图3中所示方位不一致的,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进行调整方位;使QR码点阵图的校验图形区域与真知码点阵图的数据区域相对应即可。根据双相二维码点阵图的各项参数,判断出QR码点阵图及真知码点阵图上哪些像素点为保留像素点,哪些像素点为重叠被遮盖像素点,被遮盖像素点剔除;扫描QR码点阵图上保留像素点的灰度值,和真知码点阵图上保留像素点的灰度值,并填入双相二维码点阵图中,分隔区域填入白色码元所对应的灰度值,合成双相二维码点阵图如图10所示;优选的,步骤A中,生成QR码点阵图和真知码点阵图时,将白色码元对应的点阵图上的灰度值定义为偶数,将黑色码元所对应的点阵图上的灰度值定义为相邻的奇数;如图2所示,所述真知码点阵图包括有真知码特征图形区域5,真知码封闭边界图形区域6、真知码计数图形区域8、真知码数据区域7;所述QR码点阵图包括有QR码定位图形区域1、QR码校验图形区域21、QR码计数图形区域3、QR码数据区域4;不同区域内的灰度值的偶数数值的间隔大于等于3。如此计算机可快速分辨判断出该像素点对应的码元属于哪个区域;间隔越大,分辨能力越强。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参数Δ1与所述参数y共同定义的区域为补充区域;所述双相二维码点阵图对应补充区域填充有补充像素点,所述补充像素点在步骤C中生成双相二维码图片时,对应生成补充码元。因为补充码元不存储数据,主要用于填补空白使双相二维码图片形成一个正方形的整体,符合大众的普遍的审美观。因为不存储数据,所以补充码元可以为全白,也可以为全黑,也可以黑白相间,也可以为其它的个性化形式。下面,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申请人,以另外一种方式对本申请的一个事实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补充描述;说明本申请的一种双相二维码的生产方法中具体的合并方法,以便大家能够完全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第一,将图1的QR码点阵图左右翻转,接着逐行扫描QR码点阵图上像素点的灰度值,将相应需保留的像素端的灰度值,填入双相二维码点阵图的QR码区图3中区域12和区域2。注意,在双相二维码区域划分上,QR码区域划分成两部分图3区域12和区域2,其中区域2存储QR码校验图形。为了方便起见,对QR码点阵图划分区域遍历,如图8所示,其中区域7-1和区域7-4对应图3区域12,区域7-2对应图3区域2,区域7-3对应图3中被剔除或被遮挡的部分区域。QR码点阵图分成三部分进行遍历:区域7-1、区域7-4和区域7-2,而区域7-3组成的区域则被遮挡或被剔除。因为区域7-2存储QR码校验图形区域,而区域7-3存储数据区域,所以在遍历QR码点阵图时,根据表1和像素点的灰度值就能快速区分区域7-2和区域7-3。区域7-2的数据需要填入双相二维码点阵图相应区域图3区域2,而区域7-3的数据不需要填入双相二维码点阵图图3区域11是真知码区。第二,逐行扫描真知码点阵图上像素点的灰度值,填入双相二维码点阵图的真知码区图3区域11。第三,双相二维码点阵图上分隔图形图3区域16像素点的灰度值设置为192白色码元。第四,补充区域图3区域14和区域15,而这两个区域又可继续细分,如图9所示。区域4-1和区域5-1设置为边界由黑色码元组成,灰度值设置为193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边界;而区域4-2和区域5-2为数据区域即码元区域,黑白码元组成的码元区域在某些实施例中,依然可以根据需要用于存储数据,当然也可以不存储数据,这两个区域的像素点的灰度值随机设置为2白色码元或者3黑色码元。补充区域上的像素点的灰度值按上述方法直接填入双相二维码补充区域即可。合并完毕就可得到双相二维码点阵图,如图10所示。假设每个码元由tpixels×tpixels组成,其中t表示码元边长由像素点个数刻画,而双相二维码点阵图长度为Y由码元个数刻画,那么目标图片边长为tgYpixels由像素点个数刻画。我们规定目标图片上白色码元上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255,而黑色码元上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0。遍历双相二维码点阵图的像素点,奇数灰度值对应黑色码元灰度值为0,偶数灰度值对应白色码元灰度值为255。根据仿射映射将每个码元投影到目标图片上对应的tpixels×tpixels区域,并将该区域像素点的灰度值设置为该码元的灰度值其中真知码的标志性特征。遍历完毕就可得到双相二维码图片,如图5所示。上述过程可分解成如下两步进行理解:第一,二值化双相二维码点阵图,结果图称为二值图。二值化即遍历点阵图上所有的像素点,灰度值为偶数设置为255,灰度值为奇数设置为0。第二,将二值图的长宽均放大t倍,这样就可以得到双相二维码图片,如图5所示。双相二维码实现了一个码图存储两个码值,在保留了闭源二维码真知码安全性好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了开源二维码QR码的应用广泛优势,兼容各大手机APP扫码,并且生成双相二维码操作简单便利、可拓展性强,适用于各种商业推广场景。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双相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二维码包括有QR码区域、真知码区域和重叠区域;QR码区域的左上角、右下角、右上角分别为QR码定位图形区域;真知码区域左下角为真知码特征图形区域;重叠区域为QR码具有校验图形的左下角部分区域与真知码的右上角部分区域的重叠;重叠区域内,QR码保留显示QR码校验图形区域,所述QR码校验图形区域为QR码校验图形或以为QR码校验图形为中心的包括部分QR码数据的区域;其余重叠区域显示真知码区域的内容;真知码区域与QR码区域之间沿真知码区域的边界外围设有白色码元的分隔区域;以一个码元对应为一个计量单位;定义双相二维码的以下参数:1为真知码的边长,1≥14;L为QR码的边长;Y为双相二维码的边长;y为分隔区域右边界至QR码右边界的距离,且等于分隔区域上边界至QR码上边界的距离;Δ1为QR码下边界至真知码下边界的距离,且等于QR码左边界至真知码左边界的距离;x为分隔区域的宽度;c为真知码上边界至QR码校验图形区域上边界的距离,且等于真知码右边界至QR码校验图形区域右边界的距离;a为真知码下边界至QR码校验图形区域下边界的距离,且等于真知码左边界至QR码校验图形区域左边界的距离;Δa为a与Δ1的差量,b为QR码校验图形区域的边长;双相二维码的各项参数需满足,x≥1,4≥Δa≥0,b≥5,Y=L+Δ1,y=Y-1-x,a=Δa+Δ1,c=1-a-b;L≥2×1-7,L≥29;v为中间变量,n为QR二维码的版本号,1≤n≤40,L=4·n+17,3≤Δ1≤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相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QR码远离真知码的两边界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真知码远离QR码的两边界线的延长线相交,交线内的区域为双相二维码;所述参数Δ1与所述参数y共同定义的区域为补充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相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二维码对应补充区域填充有未存储信息的补充码元。4.一种双相二维码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生成权利要求1中的双相二维码,包括以下生成步骤:步骤A,根据二维码数据,生成真知码点阵图和QR码点阵图,并计算双相二维码点阵图的各项参数;步骤B,通过旋转和或翻转,调整真知码点阵图和或QR码点阵图的摆放方位至与待合成的目标双相二维码点阵图上的真知码图区域和QR码区域的摆放方位一致;根据双相二维码点阵图的各项参数,判断出QR码点阵图及真知码点阵图上哪些像素点为保留像素点;扫描QR码点阵图上保留像素点的灰度值,和真知码点阵图上保留像素点的灰度值,并填入双相二维码点阵图中,分隔区域填入白色码元所对应的灰度值,合成双相二维码点阵图;步骤C,根据双相二维码点阵图生成由黑白码元组成的双相二维码图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相二维码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生成QR码点阵图和真知码点阵图时,将白色码元对应的点阵图上的灰度值定义为偶数或奇数;将黑色码元所对应的点阵图上的灰度值定义为,与白色码元对应的灰度值的数值,相邻的奇数或偶数;所述真知码点阵图包括有真知码特征图形区域,真知码封闭边界图形区域、真知码计数图形区域、真知码数据区域;所述QR码点阵图包括有QR码定位图形区域、QR码校验图形区域、QR码计数图形区域、QR码数据区域;不同区域的灰度值的偶数数值之间或奇数数值之间的间隔大于等于3。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相二维码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参数Δ1与所述参数y共同定义的区域为补充区域;所述双相二维码点阵图对应补充区域填充有补充像素点,所述补充像素点在步骤C中生成双相二维码图片时,对应生成补充码元。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相二维码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生成的真知码点阵图具有如下方位结构,其中,真知码特征图形区域位于真知码点阵图的左下角,真知码计数图形区域包括有纵向计数图形区域及横向计数图形区域;真知码封闭边界图形区域包围着真知码数据区域;纵向计数图形区域的上端与上侧的真知码封闭边界图形区域连接,纵向计数图形区域的下端与横向计数图形区域的左端连接,横向计数图形区域的右端与右侧的真知码封闭边界图形区域连接,将真知码数据区域分割为三个部分;位于纵向计数图形区域与横向计数图形区域中间的真知码数据区域用于与QR码点阵图部分重叠。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相二维码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生成的QR码点阵图具有如下方位结构,其中,所述QR码定位图形区域为三个,分别位于QR码数据区域的左上、左下、右上三个顶角处;QR码校验图形靠近QR码数据区域的右下角设置;所述QR码计数图形区域连接在三个QR码定位图形区域之间将所述QR码数据区域分隔为三部分。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相二维码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目标双相二维码点阵图上,真知码点阵图位于左下方,所述QR码点阵图位于右上方;所述真知码点阵图的摆放方位不变;调整所述QR码点阵图的摆放方位,所述QR码点阵图进行左右翻转180°或者顺时针旋转90°。

百度查询: 广州真知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相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