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异化铁还原菌介导下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体中Cr(VI)的方法_中南民族大学_202010887575.5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民族大学

申请日:2020-08-28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公开(公告)号:CN114195247B

主分类号:C02F1/70

分类号:C02F1/70;B22F1/054;B22F9/24;B82Y30/00;B82Y40/00;C02F101/2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31#授权;2022.04.05#实质审查的生效;2022.03.18#公开

摘要:本发明属于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异化铁还原菌介导下纳米零价铁高效去除水体中CrVI的方法,本发明基于异化FeIII还原菌可以利用纳米零价铁表面钝化层中的铁氧化物作为电子受体,将其还原成溶解性较好的FeII,从而促进纳米零价铁表面钝化层的溶解,延长其反应活性。同时,还原生成的FeII能进一步还原CrVI,从而加速CrVI的还原,最终实现含CrVI废水的高效处理。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还原效率高、受水中共存离子影响小、应用前景广等特点,为纳米零价铁高效处理含CrVI废水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主权项:1.一种异化铁还原菌介导下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体中CrV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纳米零价铁的制备称取绿茶加入到蒸馏水中,绿茶和蒸馏水的称取比例为6g:100mL,然后在75-85℃煮20min以上,煮的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连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后真空过滤得到绿茶提取液;然后在室温和氮气环境下,将一定体积绿茶提取液缓慢加入到一定体积的0.1molL的FeSO4溶液中,绿茶提取液和0.1molL的FeSO4溶液的体积比为2:1,边加边用磁力搅拌器缓慢搅拌,加完后继续反应至少50min,再继续搅拌至少80min后,得到黑色悬浊液;对该得到的黑色悬浊液,真空过滤,然后用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洗涤三次,所述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3;再在40℃条件下真空干燥得到固体粉末,即为纳米零价铁,将所述固体粉末保存于聚乙烯塑料瓶中备用;所述纳米零价铁的粒径在50-100nm;(2)异化铁还原菌悬菌液的制备将奥奈达希瓦氏菌ShewanellaoneidensisMR-1菌粉用适量的LB培养基进行活化,得到活化菌液;利用LB培养基对所述活化菌液进行扩大培养,按照100mL所述LB培养基接种1mL所述活化菌液的比例进行接种,并置于30℃、150rpm的恒温振荡器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然后在8000rmin离心分离5min得到湿菌体;接着,用10mL灭菌的20mM初始pH为7.0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溶液洗涤三次,并将湿菌体分散于一定量灭菌的BMM培养基中得到悬菌液,调整湿菌体的用量,使得600nm处的吸光度OD600为1.3,得到所述悬菌液备用;所述LB培养基由蛋白胨、酵母膏、氯化钠和水组成,其中,蛋白胨、酵母膏、氯化钠的浓度分别为10gL、5gL、10gL;所述BMM培养基由KH2PO4、Na2HPO4、NH4Cl、Na2SO4、MgSO4·7H2O、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组成,使其最终浓度分别为2.59-2.75gL、4.05-4.30gL、0.50-0.54gL、0.108-0.114gL、0.108-0.114gL、6.80-7.15gL;(3)异化铁还原菌介导下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体中CrVI的具体方式控制最终溶液体积为100mL:取体积为V的含CrVI废水,调节废水的pH=7,然后加入一定量的KH2PO4、Na2HPO4、NH4Cl、Na2SO4、MgSO4·7H2O、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使其最终浓度依次为2.59-2.75gL、4.05-4.30gL、0.50-0.54gL、0.108-0.114gL、0.108-0.114gL、6.80-7.15gL;然后加入一定量乳酸钠,使其最终浓度为20mmolL;再加入纳米零价铁使其最终浓度为0.33-1.32mmolL;再接种一定量的悬菌液,使最终溶液的OD600=0.1-0.3;最终溶液体积为1.05-1.10V、pH=7,其中,体积为1.05-1.10V的最终溶液的体积是100mL;然后充氮气10-20min除氧,密封,培养6d;所述最终浓度是指使得最终溶液体积为100mL、pH=7时的浓度;所述含CrVI废水中CrVI的初始浓度为40-80mgL,所述初始浓度是指含CrVI废水中加入BMM培养基后、开始反应前的浓度。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中南民族大学 一种异化铁还原菌介导下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体中Cr(VI)的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