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浙江慧钻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谐铭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打捞作业的智能变径电磁打捞机器人,包括控制模块,电磁模块,变径模块,夹持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内放置真空泵、控制板、电源,控制模块下端连接着中空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铁芯,铁芯外壁缠绕线圈,线圈与控制模块内导线连接,外壳外壁设置特定的变径轮组,外壳下表面与夹持模块连接;所述夹持模块包括夹持架,柔性吸盘,激光测距仪;所述激光测距仪用来检测落物相对于机器人的位置;所述柔性吸盘在打捞到落物后对落物有吸附作用,防止落物二次掉落。本发明采用电磁技术对井下落物进行打捞,相较于传统井下打捞技术增强了落物打捞的成功率以及智能化打捞,其变径模块适用于多种管径。
主权项:1.智能变径电磁打捞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变径电磁打捞机器人包括控制模块,电磁模块,夹持模块,变径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上端盖(1),上端盖流道(101)盖板(2),真空泵(3),微控制单元(4),电源(5),O型密封圈(6),所述上端盖(1)与盖板(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真空泵(3)通过螺栓与上端盖(1)进行连接,周向呈120°均布在上端盖(1)内部,所述微控制单元(4)通过螺栓与上端盖(1)连接,所述电源(5)通过下方支架与上端盖(1)连接,所述真空泵(3)通过螺纹与上端盖流道(101)连接,所述上端盖(1)通过锥螺纹与外壳(7)连接,所述O型密封圈(6)置于上端盖(1)与外壳(7)之间,防止液体进入机器人内部,所述电源(5)通过导线与微控制单元(4)连接,给微控制单元(4)供电,所述微控制单元(4)包括激光驱动电路,信号接收电路,运算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时间测量电路,MCU,并集成于PCB板;所述电磁模块包括外壳(7),外壳流道(701),线圈(8),铁芯(9),所述外壳(7)与铁芯(9)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线圈(8)通过导线与微控制单元(4)连接,微控制单元(4)控制线圈(8)的通电,所述线圈(8)缠绕在铁芯(9)外表面,工作时微控制单元(4)通过操作线圈(8)的通断电状态,来实现落物的打捞,激光测距仪(10)检测到落物时,微控制单元(4)给线圈(8)通电,铁芯(9)产生电磁力,吸附落物;所述夹持模块包括激光测距仪(10),下端盖(11),下端盖流道(1101),卡扣槽(1102),下端盖弹簧扣(1103),防撞板(12),夹持架(13),夹持架流道(1301),卡扣(1302),夹持架弹簧扣(1303)柔性吸盘(14),复位弹簧(15),空气管(16),所述激光测距仪(10)通过螺栓连接在下的端盖(11)中央,避免对管壁边缘障碍物造成误判,所述下端盖(11)与外壳(7)通过螺纹连接并放置O型密封圈(6),所述防撞板(12)与下端盖(1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夹持架(13)与下端盖(11)通过复位弹簧(15)与空气管(16)连接,所述柔性吸盘(14)通过螺栓与夹持架(13)铰链支座连接,工作时真空泵(3)通过抽取空气,在柔性吸盘(14)附近形成负压,使得柔性吸盘(14)吸附在落物表面,防止落物二次掉落,所述卡扣槽(1102)与卡扣(1302)通过落物撞击夹持架(13),使得卡扣(1302)卡进卡扣槽(1102)形成自锁,所述复位弹簧(15)通过弹簧两端预留挂钩连接在下端盖弹簧扣(1103)与夹持架弹簧扣(1303)之间,在结束工作时通过复位弹簧(15)将夹持架(13)恢复原位,所述空气管(16)通过两端接头螺纹与下端盖流道(1101)和夹持架流道(1301)连接;所述变径模块包括滚轮(17),电机(18),轴扁位(1801),变径支架(19),拉力弹簧,所述滚轮(17)轴通过间隙配合与变径支架(19)连接,所述电机(18)通过螺栓与变径支架(19)连接,所述电机(18)通过电机轴与轮轴的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电机(18)通过轴扁位(1801)将扭矩传递给滚轮(17),实现机器人的移动,所述变径支架(19)通过螺栓与外壳(7)表面铰链支座连接,使得变径支架(19)能在90°范围内绕轴转动,变径支架(19)同母线分布两个,周向呈120°分布,共计六个,所述拉力弹簧(20)通过弹簧两端预留挂钩连接在同母线两变径支架(19)间,工作中遇到管径变小会导致同母线两变径支架(19)形成的角度增大,拉力弹簧(20)被拉伸,拉力弹簧(20)的回复力使得滚轮牢牢贴附在管壁上,变径支架(19)通过拉力弹簧(20)连接,在遇到管壁障碍物时,对机器人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西南石油大学 浙江慧钻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谐铭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变径电磁打捞机器人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