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一种基于SRAM的等效双端口RAM装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申请日:2021-11-25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公开(公告)号:CN114138693B

主分类号:G06F13/38

分类号:G06F13/38;G06F13/4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21#授权;2022.03.22#实质审查的生效;2022.03.04#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RAM的等效双端口RAM装置,属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由输入数据串并变换模块、数据写地址控制模块、SRAM读写控制模块、数据读地址控制模块、输出数据并串变换模块组成。本发明具有支持同时读写、支持大容量缓存、节省成本、应用场景广泛等特点。本发明通过将片外SRAM等效为双端口RAM,解决现有卫星载荷FPGA存储资源不足问题,有利于载荷小型化设计,降低功耗、重量和体积,节省成本,可广泛用于星地、星间通信设备。

主权项:1.一种基于SRAM的等效双端口RAM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SRAM和FPGA,所述FPGA用于实现输入数据串并变换模块(1)、数据写地址控制模块(2)、数据读地址控制模块(3)、SRAM读写控制模块(4)、输出数据并串变换模块(5);输入数据串并变换模块(1)将需要写入SRAM的串行数据变成小于或等于SRAM数据位宽的并行数据,然后输出到SRAM读写控制模块(4);数据写地址控制模块(2)产生等效为双端口RAM的写地址,并将写地址传输给SRAM读写控制模块(4);数据读地址控制模块(3)根据需要产生等效为双端口RAM的读地址,并将读地址传输给SRAM读写控制模块(4);SRAM读写控制模块(4)通过时分复用的方法控制SRAM的控制信号进行读写使能控制,根据读写使能控制实现SRAM数据输入输出控制和SRAM读写地址切换控制,并将从SRAM读取的数据输出到输出数据并串变换模块(5);输出数据并串变换模块(5)对SRAM读写控制模块(4)输入的数据进行并串变换和跨时钟域处理,输出串行数据;所述SRAM读写控制模块(4)由数据缓存及跨时钟域处理模块(4-1)、写地址转化及跨时钟域处理模块(4-2)、读地址转化及跨时钟域处理模块(4-3)、SRAM读写使能控制模块(4-4)、SRAM地址总线控制模块(4-5)和SRAM数据总线控制模块(4-6)组成;数据缓存及跨时钟域处理模块(4-1)对输入数据串并变换模块(1)输入的并行数据进行缓存和跨时钟域处理,生成SRAM写数据,将其发送给SRAM数据总线控制模块(4-6);写地址转化及跨时钟域处理模块(4-2)接收数据写地址控制模块(2)输出的双端口RAM写地址,将其转化为SRAM写地址并进行跨时钟域处理,并将跨时钟域处理后的SRAM写地址传输给SRAM地址总线控制模块(4-5);读地址转化及跨时钟域处理模块(4-3)接收数据读地址控制模块(3)输出的双端口RAM读地址,将其转化为SRAM读地址并进行跨时钟域处理,并将跨时钟域处理后的SRAM读地址传输给SRAM地址总线控制模块(4-5);SRAM读写使能控制模块(4-4)通过循环计数器cnt实现对SRAM写使能和读使能的时分复用控制,根据SRAM芯片手册生成对应的SRAM控制信号,cnt取值范围为1-3,cnt=0时进行SRAM写操作,cnt=1、cnt=2时进行SRAM读操作,并将生成的SRAM控制信号输出给SRAM,实现对SRAM的读写控制,同时将循环计数器cnt发送给SRAM地址总线控制模块(4-5)和SRAM数据总线控制模块(4-6);SRAM地址总线控制模块(4-5)接收写地址转化及跨时钟域处理模块(4-2)生成的SRAM写地址和读地址转化及跨时钟域处理模块(4-3)生成的SRAM读地址,根据SRAM读写使能控制模块(4-4)发送过来的cnt对SRAM地址总线进行时分复用控制,cnt=0时将SRAM写地址赋值给SRAM地址总线,cnt=1、cnt=2时将SRAM读地址赋值给SRAM地址总线;SRAM数据总线控制模块(4-6)接收数据缓存及跨时钟域处理模块(4-1)输出的SRAM写数据,并接收SRAM数据总线上的数据,根据SRAM读写使能控制模块(4-4)发送过来的cnt对SRAM数据总线进行时分复用控制,cnt=0时将SRAM写数据赋值给SRAM地址总线,cnt=2时将SRAM数据总线上的数据赋值给SRAM读数据,并将SRAM读数据发送给输出数据并串变换模块(5)。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基于SRAM的等效双端口RAM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