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_苏州市职业大学_201810401709.0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申请日:2018-04-28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公开(公告)号:CN108386032B

主分类号:E04H6/06

分类号:E04H6/06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24#授权;2018.09.04#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08.10#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包含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下层停车位、设置在下层停车位上方的上层停车位、设置在上层停车位上方的遮阳棚、控制上层停车位和下层停车位的控制器、设置在遮阳棚上给控制系统供电的光伏发电系统;所述下层停车位包括水平放置的下停车板、驱动下停车板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上层停车位包括两个位于下停车板两端的平行四边形机构、两端分别设置有平行四边形机构上的上停车板、用于驱动上停车板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防止上停车板下降棘轮自锁装置;本发明不仅能有效避免汽车被风吹雨淋日晒,且能自己供电,并且下层停车位可自动停车和取车,具有上下层车辆互相干涉、体积小、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等特点。

主权项:1.一种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下层停车位、设置在下层停车位上方的上层停车位、设置在上层停车位上方的遮阳棚、控制上层停车位和下层停车位的控制器、设置在遮阳棚上给控制系统供电的光伏发电系统;所述下层停车位包括水平放置的下停车板、驱动下停车板沿下层停车位进出口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上层停车位包括两个位于下停车板两端的平行四边形机构、两根分别用于连接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连接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平行四边形机构且水平放置的上停车板、设置在底座上用于驱动上停车板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平行四边形机构外侧的棘轮自锁装置;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下端设置在底座一侧内端上且竖直放置的支撑杆、下端铰链设置在底座一侧外端的第一摇杆、下端与支撑杆上端铰链连接的第二摇杆、呈水平放置的L形连接杆;所述L形连接杆的短杆与第二摇杆的上端铰链连接,长杆与第一摇杆铰链的上端连接;所述上停车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两根长杆上。

全文数据:一种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停车领域,特指一种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背景技术[0002]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私人拥有汽车的比例越来越高,这样各大中城市就逐渐面临交通拥堵、汽车停放的问题;由于城市土地的严重紧张,目前城市管理对汽车停放问题的解决途径主要表现为:地下停车库、立体停车楼、机械式停车装置等,其中地下停车库和立体停车楼一般只有公共场所才会设置,不仅一次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并且其维护管理不方便,只适合商用;而机械式停车装置中上层停车位的车辆停取会受到下层停车位的影响,即下层的车辆不走,上层的车辆就无法停取,使用非常不方便;虽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使上下层车辆互相干涉的停车装置,如现有技术20〇72013〇937.6中公开了一种双层停车架,如现有技术20〇92〇031273.7中公开了一种双层简易汽车停车架,如现有技术201〇2〇29444S.6中公开了一种双层机械式停车装置,上层停车位均采用悬臂梁结构,导致安全性较低;再如现有技术201720801765•4中公开了一种实现汽车停车位立体双层停车装置,由于两根摆杆的间距小于载车板的宽度,导致上层停车位属于半悬臂梁结构,且下层停车位需要用户侧方位倒车才能入库,因此,不仅操作不便,且停车装置的整体长度要大于车的长度,大大占用了土地面积;再如现有技术201611131245.3中公开了一种双层停车位及具有该双层停车位的车库,只适用于前进式或倒退式停车方式,且两根连杆的下端处于同一高度,导致上层停车位下降时存在干涉,使得上层停车位无法与地面贴合,始终保持一定高度,从而上下车不方便;还有上述停车装置在上层停车位的上方均没有设置遮阳防护用品,导致汽车的漆面在风吹雨淋日晒后容易老化变色,影响美观,且需要电力才能运行,大大浪费了能源。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不仅能有效避免汽车被风吹雨淋日晒,且能自己供电,并且下层停车位可自动停车和取车,具有上下层车辆互相干涉、体积小、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等特点。[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包含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下层停车位、设置在下层停车位上方的上层停车位、设置在上层停车位上方的遮阳棚、控制上层停车位和下层停车位的控制器、设置在遮阳棚上给控制系统供电的光伏发电系统;所述下层停车位包括水平放置的下停车板、驱动下停车板沿下层停车位进出口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上层停车位包括两个位于下停车板两端的平行四边形机构、两根分别用于连接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连接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平行四边形机构且水平放置的上停车板、设置在底座上用于驱动上停车板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平行四边形机构外侧的棘轮自锁装置。[0005]优选的,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下端设置在底座一侧内端上且竖直放置的支撑杆、下端铰链设置在底座一侧外端的第一摇杆、下端与支撑杆上端铰链连接的第二摇杆、呈水平放置的L形连接杆;所述L形连接杆的短杆与第二摇杆的上端铰链连接,长杆与第一摇杆铰链的上端连接;所述上停车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两根长杆上。[0006]优选的,所述棘轮自锁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摇杆外侧的棘轮、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杆上且与棘轮啮合防止上停车板下降的电磁棘爪。[0007]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龙门架、两端分别设置在龙门架上且水平放置的支撑轴、驱动支撑轴转动的蜗轮蜗杆驱动机构、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轴上的线轮、两个分别设置在龙门架顶部且与线轮对应的定滑轮、两个设置在连接杆上且与定滑轮对应的动滑轮、两根一端缠绕在线轮上且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与龙门架固定连接的绳索;所述蜗轮蜗杆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轴上且置于两个线轮之间的涡轮、与涡轮啮合放置的蜗杆、输出端与蜗杆连接的电机。[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底座上且沿下层停车位进出口方向放置的丝杠螺母传动装置、两根设置在底座上且分别设置在丝杠螺母传动装置两侧的导轨;所述下停车板滑动设置在两根导轨上,且与丝杠螺母传动装置的移动螺母固定连接。[0009]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手动控制器、摇控控制器、急停控制器。[001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0011]1、本发明通过在上层停车位的上方设置有遮阳棚,能有效避免汽车被风吹雨淋日晒;[0012]2、本发明通过在遮阳棚上设置光伏发电系统能给本装置供电,能大大节省能源;[0013]3、本发明下层停车位设置有可沿出口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可自动将汽车移动至下层停车位内,不需要用户侧方位停车,使用更方便;[0014]4、本发明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不仅上下两层停车位完全独立、互不干涉,均可自由停车和取车,且受力均匀,具有棘轮自锁装置和蜗轮蜗杆双层自锁,避免了悬臂梁结构,安全性高。附图说明[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0016]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7]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的主视图;[0018]附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的左视图;[0019]附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中上层停车位处于下降状态的左视图;[0020]附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中下层停车位处于伸出状态的左视图;[0021]附图6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0022]其中:1、底座;2、棘轮;3、线轮;4、上停车板;5、遮阳棚;6、光伏发电系统;7、定滑轮;8、龙门架;9、连接杆;10、第一摇杆;11、下停车板;12、导轨;13、丝杠螺母传动装置;14、支撑轴;15、渦轮;I6、第二摇杆;I7、短杆;18、长杆;19、电磁棘爪;20、动滑轮;21、绳索;22、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002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24]附图1-6为本发明所述的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包含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下层停车位、设置在下层停车位上方的上层停车位、设置在上层停车位上方的遮阳棚5、控制上层停车位和下层停车位的控制器、设置在遮阳棚5上给控制系统供电的光伏发电系统6;所述下层停车位包括水平放置的下停车板11、驱动下停车板11沿下层停车位进出口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上层停车位包括两个位于下停车板11两端的平行四边形机构、两根分别用于连接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连接杆9、两端分别设置有平行四边形机构且水平放置的上停车板4、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驱动上停车板4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平行四边形机构外侧的棘轮自锁装置;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下端设置在底座1一侧内端上且竖直放置的支撑杆22、下端铰链设置在底座1一侧外端的第一摇杆10、下端与支撑杆22上端铰链连接的第二摇杆16、呈水平放置的L形连接杆;所述L形连接杆的短杆17与第二摇杆16的上端铰链连接,起到限位效果,长杆18与第一摇杆10较链的上端连接;所述上停车板4的两端分别设置两根长杆18上;所述棘轮自锁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摇杆16外侧的棘轮2、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杆22上且与棘轮2啮合防止上停车板4下降的电磁棘爪19,起到自锁效果,安全性高;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的龙门架8、两端分别设置在龙门架8上且水平放置的支撑轴14、驱动支撑轴14转动的蜗轮蜗杆驱动机构、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轴14上的线轮3、两个分别设置在龙门架8顶部且与线轮3对应的定滑轮7、两个设置在连接杆9上且与定滑轮7对应的动滑轮20、两根一端缠绕在线轮3上且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7和动滑轮20与龙门架8固定连接的绳索21;所述蜗轮蜗杆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轴14上且置于两个线轮3之间的涡轮15、与涡轮15啮合放置的蜗杆、输出端与蜗杆连接的电机,通过15、蜗杆进一步增加自锁效果;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底座1上且沿下层停车位进出口方向放置的丝杠螺母传动装置13、两根设置在底座1上且分别设置在丝杠螺母传动装置13两侧的导轨12;所述下停车板11滑动设置在两根导轨12上,且与丝杠螺母传动装置13的移动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手动控制器、摇控控制器、急停控制,便于用户操作。[0025]使用时:由于上下两层停车位完全独立、互不干涉,均可自由停车和取车;当下层停车位需要停车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丝杠螺母传动装置13先驱动下停车板11伸出下层停车位,汽车可直接开到下停车板11上,然后用户下车从下停车板11上走下,再通过控制器控制,丝杠螺母传动装置13驱动下停车板11上的汽车缩回下层停车位内,完成停车,特别方便;当上层停车位需要停车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驱动装置慢慢放下绳索21,上停车板4在两侧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作用下降到底面,然后用户下车从上停车板4上走下,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驱动装置收回绳索21,上停车板4在两侧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完成停车,特别方便。[002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0027]1、本发明通过在上层停车位的上方设置有遮阳棚,能有效避免汽车被风吹雨淋日晒;[0028]2、本发明通过在遮阳棚上设置光伏发电系统能给本装置供电,能大大节省能源;LUUAj3、本友明下层停车位设置有可沿出口万向移动的移动装置,可自动将汽车移动至下层停车位内,不需要用户侧方位停车,使用更方便;[0030]4、本发明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不仅上下两层停车位完全独立、互不干涉,均可自由停车和取车,且受力均匀,具有棘轮自锁装置和蜗轮蜗杆双层自锁,避免了悬臂梁结构,安全性尚。[0031]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下层停车位、设置在下层停车位上方的上层停车位、设置在上层停车位上方的遮阳棚、控制上层停车位和下层停车位的控制器、设置在遮阳棚上给控制系统供电的光伏发电系统;所述下层停车位包括水平放置的下停车板、驱动下停车板沿下层停车位进出口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上层停车位包括两个位于下停车板两端的平行四边形机构、两根分别用于连接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连接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平行四边形机构且水平放置的上停车板、设置在底座上用于驱动上停车板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平行四边形机构外侧的棘轮自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下端设置在底座一侧内端上且竖直放置的支撑杆、下端铰链设置在底座一侧外端的第一摇杆、下端与支撑杆上端铰链连接的第二摇杆、呈水平放置的L形连接杆;所述L形连接杆的短杆与第二摇杆的上端铰链连接,长杆与第一摇杆较链的上端连接;所述上停车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两根长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自锁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摇杆外侧的棘轮、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杆上且与棘轮啮合防止上停车板下降的电磁棘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龙门架、两端分别设置在龙门架上且水平放置的支撑轴、驱动支撑轴转动的蜗轮蜗杆驱动机构、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轴上的线轮、两个分别设置在龙门架顶部且与线轮对应的定滑轮、两个设置在连接杆上且与定滑轮对应的动滑轮、两根一端缠绕在线轮上且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与龙门架固定连接的绳索;所述蜗轮蜗杆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轴上且置于两个线轮之间的涡轮、与涡轮啮合放置的蜗杆、输出端与蜗杆连接的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底座上且沿下层停车位进出口方向放置的丝杠螺母传动装置、两根设置在底座上且分别设置在丝杠螺母传动装置两侧的导轨;所述下停车板滑动设置在两根导轨上,且与丝杠螺母传动装置的移动螺母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手动控制器、摇控控制器、急停控制器。

百度查询: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侧方位双层停车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